江蘇南京:牽點成線,共繪長江文化新精彩
越來越多文明實踐資源下沉一線
牽點成線,共繪長江文化新精彩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茸
一脈長江水,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兩岸樹新風,山水人城文明和諧。
去年4月27日,由南京市文明辦和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指導的南京長江文化文明實踐帶首次發布,4條主題線路也正式亮相。一年來,各種與長江相關的文明實踐陣地經充分挖掘和整合,串珠成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長江文化宣講、展示、尋訪、傳播等活動,形成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當文明實踐遇上長江文化,“朋友圈”不斷擴大
“我奔騰不息的長江啊,你是天空下閃光的河流,你是流淌在我血液中的河……”4月19日,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大草坪上,一場別開生面的帳篷讀書會正在舉行。
“我們街道就位于長江之濱,轄區里的南京眼步行橋和魚嘴濕地公園都被納入南京長江文化文明實踐帶了。”建鄴區雙閘街道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受此啟發,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干脆“開發”了一批長江IP活動,如今年帳篷詩會就是以“詩頌長江”為主題。
此外,在去年4月27日發布的南京長江文化文明實踐帶中,燕子磯濱江公園、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館等知名景點和文博場館也成了文明實踐帶的成員,還包括長江江豚科教中心、小墾丁燈塔等“小而美”的科教點和網紅景點。30多個與長江文化相關的場所被納入文明實踐陣地,組合成4組主題向公眾亮相,分別是生態文化建設主題、城鄉融合發展主題、文商旅體融合主題、研學交流傳播主題。
據了解,之所以推出主題線路,是因為南京有著豐富的長江文化資源,市文明辦通過梳理整合,將這些資源按不同主題連接成線,便于市民游覽和學習,同時也能更深入全面地感受長江文化底蘊。
深入挖掘底蘊,讓長江文化融入“百姓家”
“你看,這個玻璃棧道腳下是長江,上面還有和長江相關的古詩詞,也太有感覺了。”近日,一名來自山西的網友在互聯網平臺上發布了一條旅游Vlog,畫面中,她在南京眼步行橋上感受長江奔騰,走到“長江記憶”園區追尋近100年來長江水位的“記憶”,來到南京濱江規劃建設展示中心,沉浸式體驗南京長江文化……
這名網友的游覽線路,正是生態文化建設主題中的一條。
與該網友一樣,將長江文化文明實踐帶的主題線路作為“感悟長江指南”的網友還有不少。
“這條線路太棒了。”有網友回復,“在搜尋野生江豚蹤跡、觀察黑耳鳶生活習性的同時,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偉壯觀與兩岸的美景也盡收眼底,這一刻我懂得了野生江豚選擇此地棲息的原因。”
據了解,長江文化文明實踐帶在設計時,就注意深入挖掘文化底蘊,推出了11條不同類型線路,既考慮到游客的打卡需求,也考慮到長江文化學習與交流;既滿足外來游客對長江的好奇,也能融入南京本地居民的生活。
更多優質資源下沉基層,夯實城市文明“地基”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隨著志愿者一筆筆描摹,很快,8個綠色大字清晰地出現在白色文化墻上。
這是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星巴克中國與鼓樓區小市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共同舉辦的“共愛地球、向綠而行”活動的一幕。
4月18日,南京江寧區江寧街道新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江寧供電“中國好人”工作室正向居民講述李先南的先進事跡,號召更多人加入長江保護的志愿服務隊伍,持續為長江生態保護貢獻力量。
不論是外企星巴克還是本土企業南京供電和江北公用,都是南京市文明實踐的重要“伙伴”。2024年3月,“文明實踐伙伴計劃”正式推出,吸引眾多“伙伴”加入,目前,已有62名“伙伴”加入該計劃,不僅包括央企國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還有駐寧高校、科研院所、社會團體、志愿組織等。
南京長江文化文明實踐帶發布以來,“伙伴”們有了新的方向,大家拿出看家本事,加強與基層文明實踐陣地合作,共奏新時代“長江之歌”。
依江而生、伴江而興。帶著長江文脈的厚重底蘊,南京市文明辦還將依托南京長江文化志愿者聯盟和南京長江文化文明實踐帶展示交流基地——南京揚子江生態公園,整合全市沿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工業遺產、紅色景點、美麗鄉村、研學及文旅資源,通過“點”的激活與“線”的串聯,統籌社會資源,匯聚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共同打造一條充滿活力、多元共融的長江文化文明實踐帶,使之成為南京城市文明建設的一張新名片。
- 【來自開放一線的調研】外貿向“內”看 發展天地寬2025-04-28
- 從電力數據看江蘇經濟發展“更高、更新、更綠”2025-04-28
- 共御“風浪”+全球布局!江蘇外貿企業危中尋機一線調查2025-04-28
- 學習周歷·政治經濟學篇丨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2025-04-28
- 江蘇蘇州:從制造到研發 外企加碼投資堅定看好中國2025-04-28
- 江蘇:聚焦百姓期盼,讓發展更有溫度丨求質向新 蘇說發展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