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有呼必應”解鎖養老幸福密碼
“味道什么的都好,價格也便宜,主要是離家近啊,太方便了。”每天中午11點,泰州市海陵區城中街道文昌社區的助餐點都會迎來不少“老年粉絲”,新世紀花園小區居民陳德勝就是其中一位。
買菜做飯是不少行動不便老年人的煩心事,也成了不少家庭的苦惱事。為幫助轄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切實解決“吃飯”難題,泰州市海陵區出臺文件,主推“社會餐飲企業市場化運營”“中心廚房+社區配送”兩種助餐模式,與11家餐飲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從“保基本”向“優品質”轉變。截至目前,全區共有運營助餐點29家。
海陵積極探索解決老人養老問題,全面聚焦老年群體需求,致力打造“1+1+2+N”養老服務監管體系,探索優化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新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暖心服務,不斷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養老服務智慧化 派單更精準
走進海陵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大屏幕上數據動態展示,工作人員正圍繞老人需求響應、養老服務質量監管等工作有序忙碌著。
“這個智慧養老監督管理平臺是全區養老服務監管系統中樞,能夠實時監督養老機構、居家上門服務等,進一步優化整合養老資源、有效對接養老需求,不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運營負責人陸紅霞介紹。
“您好,民政局養老服務熱線,有什么可以幫您?”
“你好,可以請你們安排人上門做身體護理嗎?”
“好的,這邊幫您聯系好了。”
……
老年人家庭可撥打養老服務熱線0523-86912349,咨詢養老服務內容、預約養老服務項目。
線上,海陵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實時派單,就近安排養老組織上門服務,對服務內容進行技術篩查、電話回訪。線下,中心安排工作人員對開展的服務內容、滿意率進行上門核查,構建海陵養老服務監管“智慧網”。
來到老人陳龍扣家,助老員王巧珍正在為老人洗腳、按摩,陪老人聊天、嘮家常。“每次服務有一個多小時,很周到,我們都很滿意。”陳龍扣家人陳登林說。
“家門口”的照料護理,守護老人們的“幸福享老”。值得一提的是,海陵區在全市首創居家上門服務內容、考核細則兩項清單,提供“政府補貼+老人自費”增值項目,將80周歲以上普惠對象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項目從原有的4項拓展至5大項17小項,提高服務需求和供給的適配性,確保服務質量有保障。
數據顯示,海陵區共有60周歲以上戶籍人口12.9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26.3%,其中80周歲以上老人近2萬人。為了更好地服務老人,海陵區每年安排多場培訓,邀請護理學和心理學相關老師開展培訓,讓助老員在上門時,給老年人盡可能多的貼心服務。“去年以來,海陵區引進2家知名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組織,劃片區服務,形成良性競爭模式,有助于提升上門服務質量。”區民政局副局長龔晨介紹。
海陵區著力打造“1+1+2+N”養老服務監管數字化矩陣,構建形成老年人口庫、智慧養老監督管理平臺,強化橫向管理、縱向聯動兩大功能,搭建“福海樂養”微信小程序、家庭養老床位、養老生活體驗館、老年直播間等N個應用場景,致力實現養老服務全覆蓋、智慧監管全流程的發展目標。
目前,全區60周歲以上特困低保對象、80周歲以上老年人、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基礎信息均已錄入智慧養老服務管理平臺,在線即可閱覽全區老年人基礎信息和服務資源點位分布、設施圖片、服務范圍等,全流程監管已初步成型。
志愿服務零距離 關愛送上門
“阿姨,像這樣,用膠槍打上膠,再把玩偶粘上去,就做好啦!”
“好好好,蠻漂亮的!”
在蘇陳鎮雙岸社區互助養老睦鄰點的活動室里,錦欣福星康養集團的志愿者正帶著老人們開展手套DIY活動。現場,老人們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將色彩各異的飾品、小貼布裝飾到手套上,不一會兒,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溫暖牌”手套就制作完成了。
活動室旁邊,有一間理發室,75歲的理發師劉桂元正在為居民免費理發。從業近六十年的他,經常參加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自從社區建了一間理發室,劉師傅每半個月就來一趟。“現在有了固定的地方,環境也蠻好的,有鏡子、椅子、桌子,我能更好地為大家服務。”劉桂元說。
據了解,雙岸社區人口近3900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就有近1200人。今年,社區對原有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改造,不僅硬件設施提檔升級,還聯合泰州第四人民醫院、蘇陳鎮中心衛生院等機構,開展健康義診、健康講座等醫療服務。“睦鄰點運營以來,我們招募了一批有愛心、責任心強的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志愿服務,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譽。后期我們還將發放助餐配餐愛心卡,對助浴室進行適老化改造,打造標準化的睦鄰點運營模式。”雙岸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張愛軍說。
與此同時,海陵區活躍著一支180余人的助老員隊伍,他們走街串巷,全年為2萬多名高齡老人提供上門服務,理發、修腳、保潔等工作樣樣拿手。他們針對不同家庭情況老人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點單”服務,深受當地老人歡迎。
此外,該區分類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定期探訪關愛服務,每周關愛探訪率達100%。
社區服務多元化 養老不離村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在京泰路街道雙墩社區互助養老睦鄰點的圖書閱覽室里,社區居民秦東保正在給居民們講述黨的歷史。今年78歲的秦東保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社區的退休老干部,自從有了圖書閱覽室,熱心的他也有了發揮余熱的平臺。“我是一名老黨員,我覺得讓老百姓了解我們黨的歷史很重要,今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帶領大家開展讀書活動。”
“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做得多!”
“行,我給你數著!”
在康復健身室里,健身器材區最受歡迎,別看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玩起來也是勝負欲滿滿,別提多精神了。
雙墩社區常住人口3063人,其中60周歲以上人口約925人,為了更好地服務老年居民,雙墩社區對居家養老服務站進行了改造提升,日間照料室、圖書閱覽室、康復健身室、精神關愛室、助餐就餐室以及老年活動室,一應俱全。午飯后,老人們在這里打牌、健身、跳舞……社區的養老服務讓民生溫度變得觸手可及。
目前,睦鄰點又新增了理發室和助浴室。“接下來,我們將引進第三方機構來運行,除為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理發、助浴服務,還將依托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站,開展更多的助老服務,讓社區老年人可以足不出社區,享受多種養老服務,讓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更舒心、更開心。”雙墩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繆寶才說。
2024年以來,海陵區通過整合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閑置用房等資源,累計打造20個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暢享幸福晚年。
當前,海陵區現有備案養老機構5家,其中公辦敬老院1家,公建民營養老機構1家,民辦養老機構3家,總床位數1089張。5家養老機構均建有標準醫務室或護理站,護理型床位占比達100%。建有日間照料中心7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152家,老年大學分校11所,老年人身邊、周邊“15分鐘養老服務圈”構建初具雛形。下一步,還需從體系構建、網絡布局和創新實踐等方面綜合發力,助推海陵銀發經濟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力求繪就最美“夕陽紅”。
- 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泰州舉辦“泰州日”青年人才“留2025-04-24
- 泰州:青年人才共赴留泰之約,開啟青春新程2025-04-24
- “泰州日”青年人才“留泰”專線活動舉行2025-04-24
- 微視頻丨泰州姜堰區:非遺有新人2025-04-24
- 全球超10億人受真菌感染困擾,這個院士領航的萬里行項目啟動2025-04-24
- 向“新”進行時百企觀察(61)|揚子江船業:“造世界最好的船舶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