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遇上大灣區】借才借智借勢 “雙灣合作”全面開花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記者 陳小雨):陽春四月,在國家重大戰略布局的最前沿,長三角與粵港澳大灣區又一次深情牽手。
4月21日,由江蘇省委網信辦指導、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組織發起的“長三角遇上大灣區”融媒新聞行動,開啟了網絡主題采訪的首站——“江蘇行”活動。
抵達無錫當晚,記者們游覽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 攝影 魏玉卿
“最關注江蘇跟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創合作”“大家如何保持各自特色又相互交融、和諧共生”……“江蘇行”活動首站落地無錫,來自長三角“一市三省”、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記者們,帶著問題與期待,學習借鑒“太湖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先進經驗。
兩片明星區域的“不解之緣”
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正拔節生長,取得了矚目成就。而堅持一體化發展的長三角,同樣具有對外開放的深厚基因。
無錫是長三角地區的“明星城市”,憑借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創新企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對全國城市的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以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為基礎,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和長三角區域市場研發需求,我們打造了一個面向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等多領域的關鍵技術賦能平臺。目前,我們的技術應用于江南大學附屬醫院,服務1.3萬名患者。”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無錫創新中心算法總監周文章自豪地說。
記者們在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區進行采訪 攝影 魏玉卿
周文章所提到的研發成果,正是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區“破土而出”的生動縮影:把兩個國家戰略疊加,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協同合作,重點在產業協同、科技攻關、人才交流等領域開展試點合作,探索突破體制機制障礙,讓長三角幾何中心城市與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同頻共振。
這個大膽的探索,藏著無錫的“雄心壯志”——當好兩大國家戰略的最佳“接”點。此舉也引得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記者們直嘆“無錫的格局大、視野寬”。
續寫更多的“智”造故事
從物聯網到集成電路,再到人工智能,今天的無錫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制造業重鎮,更成為了一個全球科技創新的高地。眾多的“第一”“唯一”,是無錫的驕傲、江蘇的驕傲,更是全國科技創新的一面旗幟。
“原來,粵港澳大橋建造時候的數據分析,技術來自這里。”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李劭晨解鎖了“數據的秘密”。
記者們參觀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 攝影 魏玉卿
走進主機房,整齊排列的數十個黑色計算機機柜映入眼簾,這便是聞名世界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
據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相關負責人吳吉明介紹,當數字經濟時代全面來臨,算力成了新的關鍵生產力。超強算力的背后,是峰值性能超過3萬億次每秒的“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的加持。該處理器從指令集到底層架構到操作系統完全自主可控,是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的一柄“利器”。
在無錫海歸小鎮,記者們與機器人現場互動 攝影 魏玉卿
無錫這座“萬億之城”破圈的思考,令李劭晨動容,“站在協同發展的角度看,區域之間最近的距離莫過于‘合作’。粵港澳大灣區正與長三角并肩戰斗,尋求更多良性合作,以促進產業發展壯大來實現新的突破。”
“續寫更多的‘智’造未來故事”,香港橙新聞編輯唐小茜補充道,借著國家重大戰略的東風,粵港澳大灣區與長三角聯動將更加緊密,這也將為兩片明星區域帶來前所未有的活力。
- 鳳城觀察 | “向海圖強”的海陵創新密碼2025-04-26
- 這位泰興人,要上央視了!2025-04-26
- 關注|泰州啟動“泰享消費·外貿優品”促消費系列活動2025-04-25
- 泰州?上海!這一樞紐開工……2025-04-26
- 江蘇泰州:“文冠藝術村”啟航 賦能鄉村振興2025-04-26
- 聚焦|各地舉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讀書班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