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迎風浪,自信越“關”山!江蘇以內外貿一體化應對國際關稅變局挑戰
編者按 近期美國以各種借口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江蘇作為開放大省、外貿大省,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主動以變應變,調優結構、開拓多元市場,同時以更大力度暢通內銷渠道,提振消費、擴大內需,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多元市場怎么拓? 內銷市場怎么轉? 電商平臺、金融系統如何助企紓困解難?外貿一線有哪些創新探索?各地市又有哪些實招、亮招?本報今起特別推出《穩外貿 擴內需 增韌性 強信心》專欄,充分反映我省外貿秉持韌勁,迎難而上、劈波斬浪的信心與底氣,展現江蘇經濟強大的韌性與活力。
“我們剛從海南消博會回來,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又投入到‘外貿優品中華行江蘇站’活動,過幾天還要奔赴廣州參加廣交會。”南京可康戶外用品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史雅琳的語氣中滿是斗志。
江蘇是外貿大省,經濟出口導向型特征明顯,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江蘇貨物貿易出口9049.9億元,增長9.6%,盡管開局平穩,但在關稅博弈與全球產業鏈調整中迎接的“風浪”也會更大。為應對外部沖擊和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我省各方通過促進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加力拓展多元市場、用好大型展會平臺等方式,激活力、提韌性,以內外貿一體化改革推動外貿穩量提質。
打開新航向,平臺發力助企“出口轉內銷”
面對復雜嚴峻國際形勢,國內市場是外貿企業的堅強后盾。
當前,部分外貿企業在出口轉內銷的進程中,面臨著不熟悉國內市場、缺乏運營經驗等難題,平臺企業是這些企業最好的“引路人”。
“每一秒的遲疑都可能讓外貿企業錯失良機。”省商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波表示,應對當前外貿困境,聯合會第一時間聯合省商業經濟學會,在全網發起“積極擴大外貿商品內銷渠道,實現雙循環新發展”的倡議,對于受國際貿易影響的商品,在商品引進、柜臺銷售、貨架陳列、資金結算、市場營銷等方面給予大力幫助。
為積極響應商務部“內外貿一體化”政策號召,以及省內協會的倡議,江蘇多個平臺企業啟動相關助企計劃,助力外貿企業應對國際經貿環境變化——
4月12日,蘇寧易購啟動“外貿優品振興計劃”。蘇寧易購集團副總裁陸耀介紹,針對外貿企業轉內銷的痛點,蘇寧易購開通線上“24小時極速入駐通道”,免除保證金并簡化審核流程,商家最快可實現1分鐘開店。4月至5月,蘇寧易購將在江蘇以及廣東、浙江、山東等地的外貿產業帶核心城市舉辦線下專場咨詢會,提供一對一入駐輔導、運營培訓及代運營服務支持,重點覆蓋家電數碼、家居百貨等品類。
渠道是助企的關鍵。目前,蘇寧易購電商平臺已上線“國貨優選”頻道,通過首頁推薦、搜索加權、社群營銷等方式,為外貿商品提供專屬流量入口。“618”期間,蘇寧易購將推出“源頭工廠直播”計劃,聯合各地外貿企業開展產地溯源直播,通過直播平臺及門店展銷同步引流,打造爆款商品。
“我們一直做外貿,缺乏國內的供應鏈。”面對類似這家服裝企業的擔憂,陸耀表示,蘇寧易購提供“一站式代運營服務”,同時開放全國倉儲物流體系,為外貿企業提供倉配一體化服務。
出口轉內銷,也是一次優選產品、調整結構、推動升級的機遇。
4月13日,匯通達網絡宣布全面啟動“外貿優品網上行”工程,在旗下AI開放式智慧供應鏈平臺“橙易進貨”設置外貿優品專區,向外貿企業開放入駐;開通“拼工廠”“工廠直播”兩個特別頻道,通過商品訂購拼團、工廠直播銷售、品牌尾貨促銷、品牌聯合運營等營銷場景,推動外貿企業與下沉市場供需對接,讓更多“外貿優品”出現在國內消費者家里。
“我們也鼓勵內貿企業拓寬信息交流渠道,實現兩個市場互相支持、融合,讓生產廠商、商業企業、人民群眾都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王波建議,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協調各個平臺開辟外貿優品綠色通道,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把開拓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結合起來。
開拓新市場,“產業鏈出海”增強發展韌性
張家港碼頭一艘艘貨輪載著鋼鐵產品駛向非洲港口,來自鹽城的豆類罐頭出現在中東家庭餐桌……面對關稅壁壘,江蘇很多外貿企業“提前做好了準備”,其中最明確的應對舉措,就是開拓新市場、增強出口韌性。
企業家們表示,通過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深化與各方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不僅為對方發展賦能,也增強了自身韌性。
一季度,我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6556.6億元,增長7.5%,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速3.5個百分點,占比較上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至48.3%。其中,對東盟貿易快速增長,對東盟進出口2435.5億元,增長22.3%。
專注新型功能纖維生產加工的江蘇嘉通能源有限公司認準了東盟這一新興市場。“得益于完整產業鏈的成本優勢和高標準生產工藝,企業出口業務蓬勃發展,尤其是對東盟市場的開拓步伐顯著加快。去年,我們成功打開印度尼西亞市場,出口額達8000萬元,全年出口東盟市場超2億元,預計今年還會有所增長。”公司副總經理陳殿根介紹。
美國對華濫施關稅,也進一步推動了醫藥企業生產的全球化。
從“產品出海”到“產業鏈出海”,江蘇關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和技術創新,已成功開拓多個新興市場。
“我們不僅出口成品設備,還提供透析器組裝設備和原材料膜,幫助當地實現透析器組裝的本土化,這種靈活的市場策略使得我們在非洲、金磚國家等新興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公司關務經理凌菊平提供了一組數據:僅今年1月,公司在金磚國家出口額就達446.6萬元,是去年全年出口金磚國家總額的23%。
同樣是醫療行業,專注于糖尿病體外診斷技術和產品的無錫博慧斯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將目光投向糖尿病治療需求未滿足的非洲市場。“我們研發的博唐平產品,把體積龐大的實驗室檢驗設備‘微縮’成手機大小的便攜設備,準確、方便的同時兼顧了成本,也適應當地的市場需求。”公司總經理劉巖認為,“貼近需求”是公司開拓新市場的關鍵。
助力更多企業加速全球市場多元化布局,江蘇也打出政策“組合拳”——加強政策信息服務供給,開展東盟、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分析研判,10多場“貿促服務助企行”品牌宣講活動走進企業,將最新市場動態和政策解讀送到企業家手中。接下來,馬來西亞、泰國等多國經貿代表團將受邀來訪,江蘇將組織外貿企業就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行業開展對口洽談。
“公司出口產品享受到相關政策優惠,也讓我們更有信心開拓新興市場。”江蘇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進出口業務負責人張麗萍說。
“企業要根據環境的變化不斷做出調整,提升自身的韌性和生產的柔性,拓寬產品的銷路和市場空間,使得出口產品既能適應發達國家,也能適應發展中經濟體。”南京大學教授張二震認為,放眼世界,處處有商機,不但歐盟、日韓等組織和發達國家仍然有很多貿易合作空間,金磚國家、東盟和非洲,市場潛力也很大。外貿企業要不斷觀察國際市場變化,尋商機、做調整。
用好新平臺,展會為橋搭起雙向開放通道
從廣交會的全球采購熱潮,到消博會的內外貿融合盛景,再到進入籌備階段的進博會,各類國家級優質展會,是江蘇外貿企業拓展多元市場的重要跳板。鼓勵、組織、服務企業參會,也是我省打通雙向流動通道的關鍵舉措。
今年消博會期間,商務部正式啟動的“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及時為眾多外貿企業轉向導航。江蘇迅速響應,4月19日,集結全省220家外貿企業,引入京東、永輝、淘天等80多家頭部采購商,聯動200余家專業采購商,共同開啟首場活動。
南京可康戶外用品有限責任公司深耕歐美市場20余年,如今深刻認識到“單一市場”的風險,全公司上下開啟“跑市場”模式,將展會作為打開多元市場的“金鑰匙”。在消博會上,他們與來自東南亞的采購商初步接觸;在江蘇站活動現場,一款專為亞洲消費者體型設計的戶外折疊椅,更是吸引了多家商超的目光。
正在進行的廣交會上,一個個創新產品成為江蘇外貿企業叩開全球市場大門的“利器”。4月21日,南京博爾邁興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傳來捷報:與德國某公司簽下兩百萬美元訂單,其智能化鋰電池電鉆即將“上架”歐洲近1萬家連鎖店。“這款電鉆能識別不同材質,自動輸出對應的‘扭矩’,極大地提升使用者的體驗感以及工作效率。”企業董事長楊桂喜介紹。
創新迭代,讓江蘇智造實現從“替代生產”到“定義需求”的跨越。廣交會上,南京企業金城摩托車以“悟空”、LAKO、邊三輪等MINI款車型為代表的新品陣列,吸引眾多海外客商。“這幾款車特別適合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的道路和消費習慣。”企業相關負責人張圓告訴記者,展會期間,公司已收獲巴拉圭、安哥拉、尼日利亞等國近300萬美元意向訂單。近年來,企業在不斷應變中鍛造出“越壓越強”的韌性,未來將進一步精準對接產能布局與多元市場需求。
此外,線上通道也在打通。記者了解到,“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江蘇行”活動持續進行中,將為企業搭建線上出海橋梁,下半年還將在中亞、北非舉辦境外自辦展,為汽車零部件等中間品出口開辟新通道。
“‘對等關稅’擋不住中國高水平開放的腳步,面對關稅挑戰,江蘇外貿企業需從多維度發力。”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院長韓劍建議,江蘇企業應積極利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推動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打造品牌、拓展渠道;加大設備更新投入,推動智能化生產轉型,提升供應鏈韌性,增強抗風險能力;積極深度開拓“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做大中間品貿易,積極探索離岸貿易等新模式,為外貿發展注入新動能。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夢然 宋曉華 顏穎 付奇
- 江蘇人工智能產業專利白皮書發布,民企專利申請量全國第三2025-04-22
- 【江海弄潮】太倉“城市合伙人”:投資中國 就是投資未來2025-04-22
-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 含“蘇”量很足!2025-04-22
- 學習100|如何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2025-04-22
-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聚焦主題 注重實效 江蘇各部門2025-04-22
- 規模和效益均居全國第一!江蘇何以“一路繁花”?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