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經濟”,春日里絢麗綻放
春和景明,滿城花開。“鮮花經濟”的熱度也持續攀升,不僅繪就了農文旅融合新畫卷,更帶動了美食、文創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了鮮花的附加值。彌漫在各個角落的花香,為人們生活帶來了更多的色彩和歡樂,也展現著“鮮花經濟”的無限潛力和蓬勃生機。
春日花景,激活春游“一池春水”
春意盎然,姹紫嫣紅。鮮花在銷售市場備受青睞,美景也吸引著眾多市民踏上尋花之旅。
4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南京漢中門鮮花批發市場,仿佛步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花之海洋。不少游客穿梭其中,一些攤主一邊演示一邊解釋養護訣竅。
“最近增加了不少剛上市的品種。你瞧這木繡球,遠看圓潤飽滿,近看細膩精巧,可以說集顏值與氣質于一身。不過最近賣得特別好,還與4月南京清涼山公園崇正書院重新開放有關。”南京漢中門鮮花批發市場運營總監夏寒笑著說。原來崇正書院兩株木繡球滿樹的皎白花球,如云朵般蓬松輕盈,在各大平臺“C位出道”,成為春日頂流。如夢似幻的美景不僅吸引了無數游客,也帶動了木繡球線上線下的銷售。
同時熱銷的還有剛上市的芍藥。記者在冷藏室里看到,花朵碩大嬌艷,色彩豐富,有粉色、白色等,花瓣層層疊疊,宛如身著華麗裙擺的仙子,給人一種高貴典雅的感覺。夏寒稱,一枝芍藥四五元,目前都是按把賣,每把60多元,每天都會賣出幾十把。
近期,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踏青賞花。4月19日,在南京江心洲西南隅的池杉秘境,記者看到大片的二月蘭在池杉林下連綿盛放,形成藍色花毯景觀。林外搭起一排帳篷,林內許多游客拍照打卡。
“因為在農歷二月開花而且花瓣像蘭花,所以叫二月蘭。它還被稱為‘諸葛菜’,傳說是諸葛亮發現并推廣它作為軍糧。”一位老師對著幾十名孩子和家長們講解江心洲的生態文化。隨后,他們來到了植物手作的區域,一起制作植物書簽拓印。
“這是我們舉辦的‘我的植物朋友——把春天留下’研學活動,讓孩子們感受江島植物多樣性。”南京洲島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文旅開發部負責人廖琛介紹。每到雙休日,池杉秘境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吸引游客。比如邀請捷克藝術家Jakub Kukla、南藝油畫系碩士生盧澤睿,以池杉林、二月蘭花海為靈感來源,現場創作“巨幅畫作”;與景德鎮藝術家聯動,打造江島鹿苑文創周邊,如可愛狐貍、大耳兔、比熊豬等。
“每到雙休日,池杉秘境每天人流量超2萬,目前小紅書話題量超12萬。‘美景+活動’不僅讓游客們收獲了難忘的體驗,而且帶動了騎行、研學、購物等消費,形成多業態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廖琛表示,“池杉林加載的不只是春天,更是未來城市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多樣花味,將春天“融”入舌尖
當鮮花的芬芳與美食、飲品交織在一起,帶來一絲清新與雅致,賦予了食物別樣的風情,仿佛將整個春天都“融”入了舌尖。
4月18日,記者來到南京老門東歷史街區入口處的“好一朵茉莉花”點心鋪,看到顧客排成了長隊。店內提供各種茉莉花餅的試吃服務,店員則熱情地介紹品種特色。記者嘗了一口,外皮酥脆,內餡綿軟,帶有淡淡的茉莉花香。點心價格并不貴,比如茉莉馬丁酥一盒12個99元,常溫下可保質60天。
“產品上市十年以來,我們已累計售出超4000萬枚茉莉花餅,每月售出約150萬枚茉莉花餅,平均每天售出約5萬枚茉莉花餅。”店鋪經理張夕紅介紹。產品以江蘇省民歌《好一朵茉莉花》作為烘焙品牌名,是江蘇六朝十代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特產和旅游伴手禮主打品牌之一。茉莉花餅有多個經典產品,比如清唱原味,流心細膩柔滑,花香馥郁;圓舞茉莉,在清唱原味的基礎上進行了獨特的餡料設計,大片花瓣增加顆粒感,麻薯又增添了軟糯風味。“酥皮包裹細膩的流心在嘴里慢慢融化,就像在舌尖上跳動一支圓舞曲。”一名游客對圓舞茉莉贊不絕口。
公司以食用型茉莉花作為食材進行創新。張夕紅舉例,比如茉莉馬丁,在保留了茉莉花傳統味道的同時,增加了杏仁、腰果等堅果風味;交響乳酪,濃郁的乳酪內餡與大片花瓣交相呼應,是傳統中式糕點和西式風味精妙的融合之作。“我們致力于打造南京城市新名片,希望它不僅成為江蘇、中國的知名品牌,更能走向世界,向全球展現中國飲食文化的魅力。”
近日,興化市千垛鎮東羅村油菜花盛開,村中青年創客中心的油菜花系列文創成為網紅爆款,包括雪糕、咖啡等,田間作物轉成“可食用的風景”。
“我們推出一款特調咖啡‘只此青綠’,也是春天限定款,目前每天能賣40杯左右。”幾木咖啡店主理人高慶英介紹,這是用東羅村特色農業品牌“八十八倉”的大麥若葉青汁粉沖泡,混合萃取的咖啡液,并搭配油菜花調制的一款咖啡。“只此青綠”不僅有咖啡的醇厚香濃,還有大麥若葉青汁粉的清新自然,油菜花的淡淡芬芳在余味中若隱若現。它適合辦公室的久坐族、熬夜族,緩解疲憊,補充能量,讓身體重新煥發活力。
精致花藝,帶來全新審美體驗
獨特的花藝作品,以別出心裁的創意讓人耳目一新,帶來了全新的審美體驗。
“我的通草花作品,在保留傳統工藝精髓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的審美理念和時尚元素。”揚州非遺通草花技藝傳承人崔芳凝告訴記者。通草花是中國人工制作花類最早的工藝之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通草,又名通脫木,莖髓部分經過精心剝離、滾切后,成為通草紙,再經漂白、裱草片、染色、捏瓣等多道工藝,制作而成通草花。揚州通草花,古代多作為貢品送往宮廷,質地柔和、色調秀雅,被譽為“永不凋零之花”。
在造型方面,崔芳凝將通草花的形態進行夸張和變形,創造出獨特的花瓣形狀和花型結構;在顏色運用上,引入了充滿活力和浪漫氣息的粉嫩色系,如淺粉、淡紫、薄荷綠等,這些柔和而清新的色彩相互交織,使通草花煥發出青春活力與現代氣息。崔芳凝稱,通草花作品價格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一兩百元的作品尤為暢銷。
插花,作為將自然之美融入日常生活的技藝,扮演著裝飾空間,提升生活格調的重要角色。“花藝師憑借獨具匠心的構思與技法,能讓花卉呈現出別樣的繽紛和風姿。”國家高級插花培訓師楊路萍已從事插花十多年,認為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對生活美學的追求。
一家面積2000多平方米,共三層樓的高端定制服裝店舉辦客戶答謝會,邀請她為空間造景。她營造出了寧靜、舒適且富有詩意的環境,比如在進門大廳處,創意設計一面花藝簽到墻,用綠荀草做浪漫的架構打底,其間點綴著嬌俏的蝴蝶蘭花和靈動的鐵線蓮。加上線條婀娜的雪柳,充滿野趣的薔薇果,盡顯浪漫與溫馨。地面用苔蘚營造出自然生態景觀,潔白的白晶菊點綴在綠苔中,讓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的仙境之中。
楊路萍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審美需求的增長,花藝造景的市場正不斷擴大。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商業空間,住宅、庭院,會所等私人空間,以及各種活動和慶典,越來越注重通過花藝造景來提升環境品質和營造獨特的氛圍。花藝造景融合了自然與藝術之美,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仿佛擁有靈魂,能展現出大自然的和諧與韻律,營造出富有層次感和生命力的景觀。
談及鮮花經濟持續升溫,楊路萍認為背后是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升級。“鮮花不僅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麗禮物,而且逐漸成為人們表達愛意、祝福、感激等情感的重要方式。斑斕的色彩和馥郁的芬芳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愉悅和溫暖,花卉也正從奢侈品變為‘悅己消費’的剛需,成為連接情感與消費的美麗紐帶。”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民仆 文/攝
- 揚州高郵:從流量到留量再到增量, 看一朵油菜花的“好事連連”2025-04-21
- 江蘇南京:打造“智造”新生態,鋼鐵也能“網上賣”2025-04-21
- “e”起去現場|勇闖地震廢墟和無人區!“不斷網”的衛星神器來2025-04-21
- 視線|從地攤貨到頂流IP,中國文創為啥讓世界感到“真香”2025-04-21
- 【一季度經濟觀察】一季度江蘇工業經濟實現良好開局2025-04-21
- 【勇挑大梁 實干爭先】探索“產業需求+科研攻關”雙向賦能 江蘇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