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漫評丨從小菜籃到大賬本,健康消費跑出民生加速度
如何將14億人的健康需求轉化為澎湃的經濟動能?近日,商務部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健康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從“提升健康飲食消費水平、優化特殊食品市場供給、豐富健身運動消費場景、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產業、增強銀發市場服務能力”等10個方面精細布局,織就了一張覆蓋全生命周期、全產業生態的恢弘藍圖。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經過長期努力,我國顯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在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慢性病年輕化趨勢加劇的當下,《方案》絕非簡單的消費刺激計劃,而是對健康價值的重新審視,是整合資源、創新機制的智慧之舉。
全域管理,構筑健康中國的韌性體系。從“上醫治未病”的養生之道到“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負責人”的現代理念,中華文明始終將健康視為民族傳承的根基。《方案》提出的十大重點任務,構建起“預防-干預-康復”的健康鏈條,通過膳食革命、運動健身、銀發健康、醫療旅游等組合拳,展現出立體式的治理方略。值得一提的是,《方案》的諸多內容與地方政策不謀而合,北京《2025年“三減”行動計劃》提出,將推進健康食堂建設;江蘇《2025年全省群眾體育工作要點》明確,今年將新建改建1000片球類運動場地、200公里健身步道。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全民參與,讓追求健康不再是停留在紙面的愿景,而是可量化、可感知的文明增量。
拉動內需,激活經濟發展的澎湃引擎。健康消費既是改善型消費也是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居民家庭將消費重心轉向健康是大勢所趨。中國消費者協會2024年9月發布的《健康產業消費趨勢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總收入規模預計達9萬億元,市場規模不斷壯大。馬拉松催生賽事文旅熱,線上健身拓展家庭運動場景,可穿戴設備推動健康數據追蹤常態化......大健康產業加速向全場景、全周期滲透。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億人,銀發健康成為極具潛力的增長極,江蘇省先后為14萬戶家庭升級養老設施,不僅提升了老年人生活品質,更帶動家電、家具等產業的消費升級,演繹出“健康+”的乘數效應,隨著國家對健康產業支持政策的不斷出臺,大健康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催生更多新產品、新服務,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科技引領,塑造健康生態的未來圖譜。醫療健康行業智能化轉型席卷全球,互聯網醫院打破傳統醫療的時空限制,手術機器人手腦并用緩解醫生壓力,AI輔助診斷系統演繹現代版“望聞問切”。在國家大力推動“AI+醫療”深度融合的宏觀背景下,江蘇不少醫院積極接入deepseek等大數據模型,具有不同功能的AI醫生已經走進臨床科室,成為醫生的好幫手。AI在疾病診斷、健康管理等領域應用越來越廣,但也有不少人反映,它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靠譜,看錯病、看不出病的情況時有發生,缺乏人文情感交流也是難以逾越的鴻溝。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曾發布“健康領域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指南”,如何促進科技向善與商業向善形成共振,會是未來一段時間交給全社會的共同課題,技術賦能必須攜帶人文基因,健康產業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健康消費追求的不僅是GDP的增長曲線,更是民族生命力的上揚軌跡。《方案》十大任務,本質是在回答一個終極命題,經濟增長的終極目的究竟是什么?當政策紅利、技術創新與消費升級形成合力,恰似春風化雨潤澤沃野,讓人民在健康之路上穩健前行,綻放生命絢爛的光彩。
- 漫評:最是一年春好處,春耕春播正當時2025-04-15
- 理念到行動:十年蝶變共創歲月靜好2025-04-15
- 維護國家安全,每個人都是“行動者”2025-04-15
- 【來自開放一線的調研】江蘇:以“展”強“鏈” 探索多元市場增2025-04-15
- 學習100|如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大戲?2025-04-15
- 江蘇南京:讓“外貿優品”成為“國民優選”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