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奮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面
特約評論員/黃宗躍
中央周邊工作會議4月8日至9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系統總結新時代以來我國周邊工作的成就和經驗,科學分析形勢,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周邊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努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面。
我國幅員遼闊、邊界線長,周邊是實現發展繁榮的重要基礎、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運籌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近年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積極踐行親誠惠容理念,全面發展同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光明之路。當前我國同周邊關系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時期,同時也進入周邊格局和世界變局深度聯動的重要階段。我們要深化發展融合,開展安全和執法合作,擴大交往交流,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共創美好未來。
以發展融合賦能,重塑區域經濟格局。經濟融合是命運共同體的物質基礎,其關鍵在于構建深度互聯、韌性更強的區域經濟循環體系。從“鋼鐵駝隊”聯通11個亞洲國家的100余個城市,到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的正式通車讓地區國家圓了“鐵路夢”“高鐵夢”,再到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巴經濟走廊、中馬“兩國雙園”等一大批項目有力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同周邊地區發展前景對接起來。目前,中國同周邊25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是1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事實充分證明,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互聯互通網絡建設,突破傳統基礎設施聯通范疇,推動物流、數據流、資金流高效配置,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能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為周邊國家帶來持久紅利。
以多維安全協作織網,筑牢地區穩定屏障。從全球安全倡議在周邊持續落地,被寫入中國與俄羅斯、越南、老撾、柬埔寨、蒙古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以及中亞五國政府聯合聲明;到同東盟國家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持續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再到與相關國家攜手應對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地區金融危機等挑戰……近年來,中國攜手周邊國家在傳統安全領域、非傳統安全層面持續強化安全協作,通過創新思路和手段,持續深化反恐、網絡安全、公共衛生、氣候變化等領域的聯合行動,推動對周邊地區熱點問題的建設性介入,及時公正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共同推進周邊國家的和平發展與共同現代化,為周邊地區和平穩定帶來更多確定性。
以人文交流鑄魂,培育價值認同根基。從在周邊國家開設孔子學院和魯班工坊、面向周邊國家增加中國政府獎學金,到在烏茲別克斯坦、柬埔寨等國聯合開展文物古跡保護和修復,再到舉辦“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等一系列活動……這些年,我們以全球文明倡議為戰略引領,攜手打造全球文明倡議首善區,周邊命運共同體在推動文明互鑒、開放包容的周邊人文交流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面向未來,我們要進一步便利周邊國家和地區人員往來,促進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學分互認、聯合培養、科研協作平臺建設,形成知識共享共同體,挖掘歷史記憶共鳴點,構建區域文化符號體系。
中國的繁榮離不開亞洲,亞洲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當“一帶一路”倡議與區域發展戰略深度對接,當多邊安全機制與經濟合作平臺形成共振,一個更具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周邊秩序將逐步顯現,這不僅是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依托,更是為動蕩世界提供穩定之錨的大國擔當。(黃宗躍)
- 共筑創新,共繪6G時代合作新圖景2025-04-11
- 漫評:“村游”熱潮涌動,續寫鄉村振興“春天故事”2025-04-11
- “斷頭將軍”陳中柱遺腹子陳志攜子來泰州祭父2025-04-11
- 泰州:多元融合,繪就旅游新畫卷2025-04-11
- 為大橋穿上會呼吸的“鎧甲”,常泰長江大橋跨江段防撞設施全部安2025-04-11
- 泰州:“枝葉關情”詩書畫名家采風活動作品展引發觀展熱潮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