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健康消費升級,養生成“青年剛需”
當年輕人開始將枸杞原漿加入冰美式,當筋膜槍成為加班族的“解乏神器”,當智能手環與艾灸貼共同占據購物車C位,一場由年輕人主導的健康消費革命正在重塑養生市場。從朋克養生到科技養生,從碎片化保健到系統性健康管理,這屆年輕人正用“既要又要”的消費哲學,讓養生不再屬于銀發經濟的專屬賽道,健康消費升級成了“青年剛需”。
在南京市西善橋街道福潤社區,年輕人下班后參加瑜伽體驗課程。
古法“續命”,小年輕迷上“傳統養生”
上月的春分節氣,讓南京市建鄴區沙洲街道衛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的候俊亮醫生忙了近一周時間。他的臍灸療法需要病人在春分前后五天里,每天在肚臍部位艾灸兩個小時,其作用是改善體質、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今年的春分臍灸,候醫生迎來了一位年輕的女士胡婷婷。青春靚麗的小胡之所以參與這樣的“傳統養生”療法,源于她“健康要從年輕時抓起”的理念。胡婷婷告訴記者:“我的工作需要長時間伏案,KPI壓力又大,加上頻繁熬夜、飲食不節制,身體狀況不好,臍灸這種中醫療法正合我意。”
臍灸的第一天,胡婷婷就感覺到人輕松了不少,精氣神十足,她回家后又發動了母親和老公一起去臍灸。面對“一年8個節氣都要做,每次5天”的醫囑,她毫不猶豫地表態:“肯定堅持!”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迷上傳統中醫養生。初中老師蔣月玲碩士畢業后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教學壓力讓她頻繁地出現頸肩腰腿痛,她選擇了參加社區里一位老爺爺開辦的免費八段錦教學班,周末跟老爺爺一招一式學,中午學校午休時自己練,幾個月下來身體狀況好了很多,她說:“相比熱辣的街舞、普拉提啥的,我還是覺得老祖宗傳統的看似慢悠悠的八段錦更適合我。”
曾經被年輕人嘲笑的“保溫杯泡枸杞”的“中年大叔”標配,近來也逐漸出現在了年輕人的茶杯里。記者在天貓杏林草堂旗艦店里發現,琳瑯滿目的多款養生茶飲均有不俗的銷量。山楂烏梅桑葚茶是“掉秤水”、玫瑰茉莉佛手茶是“消結水”、蘋果黃芪茶是“元氣水”、決明子花草茶是“明目水”……不少茶飲專門針對年輕群體設計了“花式廣告詞”,顧客喬松是一名28歲的上班族,她說:“蘋果黃芪茶里有蘋果干、紅棗、黃芪、麥冬,沖泡后喝著有清爽的棗香味,喝了一段時間后臉色紅潤多了,我果斷戒掉了奶茶和咖啡。”
運動“回血”,打工人解鎖“動態解壓”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運動解壓成為都市年輕人對抗焦慮的主流選擇。除傳統健身方式外,瑜伽、舞蹈、搏擊等特色課程因其趣味性與解壓效果備受青睞。特別是一些注重“體重管理”的女性,更是成為這些特色健身的忠實擁躉。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女性消費者在健身房的運動項目中,有氧運動、跑步、健身操位列前三,占比依次為51.8%、49.8%、47.1%,瑜伽(45.5%)緊隨其后。可見,以瑜伽、舞蹈、健身操為代表的低強度項目因其塑形、減壓效果成為越來越多健身、養生愛好者的“心頭好”。
在位于建鄴區河西大街附近的一家綜合運動館里,晚間課程表排滿了熱門項目:瑜伽室內學員跟隨音樂舒展身心;搏擊課上吶喊聲與汗水交織;街舞成員用律動釋放情緒……白領李鳳儀表示:“瑜伽讓我從緊繃狀態抽離,每次練習后都像給心靈‘清空緩存’。”此類課程通過沉浸式體驗,將運動與藝術結合,幫助參與者快速轉移注意力,實現情緒宣泄。
有關專家指出,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健康養生意識的升級,運動已從單純的體能鍛煉演變為多維度的身心修復方式。正如運動館內一位學員所說:“踏出每一步,都是向輕松心情的邁進。”
“賽博”養生,數據控追捧“健康算法”
每天晚上睡覺前,95后游戲策劃師小林都會確認下智能手環的監測數據,再熟練地摸出床頭柜的智能藥盒,吞下褪黑素軟糖,對著手機鏡頭完成當日的“舌苔自檢”——這套充滿科技感的養生儀式,已成為他的睡前固定流程。
像小林這樣的“賽博養生族”正撐起百億級智能健康市場。京東健康數據顯示,2024年京東智能健康監測裝備的購物用戶數同比增長超3倍,今年以來依然保持持續增長勢頭,其中能監測HRV(心率變異性)的進階版監測設備最受用戶追捧。這些戴在腕間的“健康管家”不僅記錄步數,更化身壓力監測儀:當某大廠程序員連續三天“壓力指數”飆紅時,他的智能手環會自動推送解壓教程。
更硬核的玩家還構建起數字健康矩陣。29歲的金融精英吳若向記者展示她的“養生作戰室”:智能體脂秤與運動手環數據實時同步,智能藥盒提醒補充維生素B,甚至梳妝臺上的美容儀都接入了健康APP。“這些曲線、數據我都會實時關注。”她滑動著手機里的睡眠質量折線圖,“上周深度睡眠多出15分鐘,立刻獎勵自己買了助眠香薰。”
在科技賦能下,傳統養生煥發新生。市場上某品牌推出的智能艾灸盒,通過APP控制溫控與穴位定位,讓95后女生安然一邊追劇一邊“云灸三陰交”。“現在還有設備可以AI把脈,自己在家就能給自己辨識中醫體質類型。”安然說。
記者發現,這種對健康數據的偏執,還催生出意想不到的社交文化。在小紅書平臺#科技養生#話題下,無數年輕人熱衷比拼“睡眠質量滿分周報”,B站還有UP主們開發出“利用智能體重秤數據生成虛擬健身教練”的野路子玩法。
“我們這代人信數據勝過信雞湯。”安然說,年輕人會把身體拆解成可量化的數據包,以“健康算法”重新定義關愛自己的方式——“畢竟,沒有什么比看到睡眠曲線由紅轉綠更治愈打工人。”
- 江蘇常州:“小長假”迎文旅“小高潮”,“新場景”描畫“假日經2025-04-09
- 連云港港一季度“開門紅”!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量實現雙增長2025-04-09
- 【地評線】紫金e評:與春天“鄉”遇,煥發美麗鄉村新活力2025-04-08
- 【地評線】荔枝網評:文旅市場春意濃,假日經濟活力旺2025-04-08
- 攜手寫好美麗中國“綠色答卷”2025-04-08
- 漫評|“高鐵+”乘風起,澎湃江蘇“一池春水”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