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人工耳蝸集采政策落地 聽障寶寶重獲新“聲”
今年3月初人工耳蝸集采政策落地泰州后,為聽障患者帶來了福音。朵朵(化名)是泰州首位進行植入人工耳蝸手術的患者,有望重新擁抱有聲世界。
作為人工耳蝸集采政策落地泰州的首例受術患者,朵朵的故事令人動容。據介紹,朵朵出生第二天被查出雙耳聽力異常,六個月后被確診為前庭導水管擴大綜合征,左右耳分別達到中重度聾和極重度聾。醫生表示,人工耳蝸植入是治療雙側重度、極重度耳聾的有效手段,尤其對1至6歲聽覺發育黃金期兒童效果顯著,但是高昂的費用讓不少家庭望而卻步。
朵朵(化名)的母親:“過去因為人工耳蝸的消費還蠻高的,對于家庭來說負擔也比較重,后來我們通過醫院知道了人工耳蝸集采政策落地,最終我們確定了手術時間,反應也蠻好的。作為父母,我們就希望孩子以后能跟正常的寶寶一樣成長、工作。”
據調查,我國聽力言語障礙人群約2780萬,占殘疾人群的三分之一。植入人工耳蝸是目前治療耳聾的有效方法。前不久,國家組織的人工耳蝸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正式落地執行,價格降幅高達75%。
此次集采覆蓋人工耳蝸植入體、言語處理器等核心產品,單套價格從平均20多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降幅達75%,患者醫療負擔將大幅減輕。人工耳蝸集采政策落地,為聽障患者帶來了新“聲”,體現了國家醫療惠民政策的溫度與力度,目前這一政策已覆蓋泰州所有公立醫院。
記者:董書林
編輯:錢宇璇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20萬封書信連山海:一場跨越東西5138公里的青春對話2025-04-09
- 養老變“享老”,江蘇常州適老化改造再升級2025-04-09
- 文化中國行 | 長江寶藏商魚紋銅罍:獨特的魚紋和米字紋有什么意2025-04-09
- 江蘇南京:“體育+”點燃消費新活力2025-04-09
- 江蘇南通:搭建VR展館講述紅色故事 一群“00后”用科技再現歷史2025-04-09
- 江蘇鹽城:產融共生試點 金融鏈賦能千億集群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