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紫金e評:一路向“新” ,繪就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
南海水碧風輕,北國柳綠燕來,中國大地充滿春的氣息。從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到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再到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離觀察中國,感受中國經濟迸發的“新”意和活力,探討全球經濟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發展,應對時代挑戰?!靶隆?,已然成為當下中國經濟最鮮明的底色、最澎湃的動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政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近年來,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持續加大,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從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到5G技術的領先布局,從新能源汽車的暢銷全球到量子計算的突破進展,科技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中國經濟前景與韌性。這股“新風”,正推動中國經濟“扶搖直上九萬里”。
高質量發展培育動能,增長引擎持續向“新”。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讓中國經濟擺脫了傳統的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走上了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引領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今年以來,“杭州六小龍”等初創企業不斷涌現新突破,彰顯“未來已來”的科技創新集群效應;長春、重慶等城市繼“爾濱”之后接連“出圈”,凸顯冰雪、文旅等產業不斷創新服務模式;電影《哪吒2》躍居全球票房前列并帶動周邊消費,成為文化消費新熱點,折射出中國電影和文創產業的巨大創新發展空間。發展引擎持續向“新”,展示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底氣與實力,也為全球經濟注入了信心。
新質生產力塑造未來,發展圖景動人如“新”。今年以來,以深度求索(DeepSeek)為代表的創新突破掀起“中國科技風潮”,量子計算及生物技術等新興領域跑出加速度,展現出中國科創的強勁能量,向“新”而行成為世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共同認知。同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催生了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數字文旅等新產業、新模式。新質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繪就了各行各業一同向“新”的發展畫卷,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的同時,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
高水平開放促進合作,共贏前景攜手為“新”。開放合作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融入世界經濟,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在保護主義陰影籠罩全球經濟、沖擊國際貿易秩序的背景下,中國成為確定性的綠洲和投資興業的熱土,為各方提供共贏發展的寶貴機遇。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以“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為主題,體現了中國作為亞洲大家庭重要成員,推動各方凝聚共識,把握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開放合作讓中國經濟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拓展了發展空間,提升了國際競爭力,也讓世界共享了中國發展機遇。
中國經濟一路向“新”,繪就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中國經濟一路向“新”,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新興產業、擴大開放合作,不斷激發經濟發展的新活力、新動力,繪就更加絢麗多彩的高質量發展新畫卷,為世界經濟的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王敏)
- 【地評線】荔枝網評:堅持合作共贏,讀懂中國經濟的“春日暖意”2025-04-07
- 減負春風勁吹,讓企業“輕裝快跑”2025-04-07
- 執改革之筆,答好江蘇基層治理民生考卷2025-04-07
- 漫評:交通帶來“大流量”,經濟脈動“新增量”2025-04-07
- 耕耘希望,繪就“豐”景2025-04-07
- 關注|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