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看創新|力爭首季“開門紅”,江蘇制造業跑出加速度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梁。江蘇要把握好挑大梁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如何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走進多家蘇企,看企業如何抓生產、開新局,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雙向奔赴”。
趕訂單、促創新,企業力爭首季“開門紅”
一年之計在于春,全年增長看首季。當前,江蘇各地制造企業搶抓開局大好時機,鉚足干勁趕訂單、促創新,奮力實現首季“開門紅”。
在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正在上演。1萬多個不同種類的元器件,“搭乘”無人搬運車,有條不紊地穿梭在218道環環相扣的產線中。每天有上百個工業機器人,在科遠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遠智慧”)的生產車間內,通過“智慧化”作業生產出來。
科遠智慧副總裁趙文慶告訴記者,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他們對民企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今年一季度,下游行業對于自主可控工業智能體的需求日益旺盛,公司預計實現‘開門紅’,全年有望繼續保持雙位數以上增長。”
在常州溧陽,踏入華朋集團的新能源用變壓器生產車間,巨大的生產設備有序排列,自動化生產線飛速運轉,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而有序地作業,一臺臺變壓器從車間里生產組裝成型、打包裝車,發往世界各地。“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企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江蘇華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錢俊表示,眼下,他們正全力趕制一批金額超650萬美金的新能源變壓器項目訂單,預計3月中下旬就可以陸續發往海外。
走進位于蘇州太湖之畔的亨通光電生產工廠,映入眼簾的并非傳統印象中嘈雜的生產線,而是由光纖編織的“數字神經網絡”正無聲驅動著智能制造。亨通光電攜手中國移動蘇州分公司啟動“萬兆工廠”試點建設,以50G PON技術為核心,構建全光網絡底座,開創工業場景下超高帶寬、超低時延、超高可靠性的網絡應用先河,正刷新工業互聯網的認知邊界。
江蘇各地制造企業正以奮進姿態在各自賽道上加速奔跑,利用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讓“創新之花”結出更多“發展之果”
制造變智造,培育新動能,江蘇跑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度”,企業的一份份成績單就是最好的證明。
無油磁懸浮冷水機組、數據中心冷卻風墻……走進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體驗館展廳,一系列綠色節能產品陳列眼前。天加環境聚焦新質生產力,深耕科技、做強研發,其“全生命期成本更低”高效機房解決方案已實現綜合能效(SCOP)6.93,相比中國平均水平和美國平均水平分別提升了68%和60%。天加能源三房巷工業余熱發電項目中,徑向多級離心透平技術屬國際首創,大型高效徑向多級離心透平ORC發電技術成果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項目在世界聚酯行業ORC單臺發電量最大,每年可節碳4萬噸,可在2年左右回收投資成本。
華朋集團專注變壓器研發、制造和銷售五十余載,在科技創新上不斷突破,研制出世界首臺最大容量6萬3千伏安110千伏干式變壓器、國內首臺通過內燃弧試驗的海上風電機艙變壓器等多個首臺變壓器產品。還首次參與科技部重點科研項目,研制高降解環氧樹脂環保型固態絕緣變壓器。
依托萬兆光網建設,亨通光電將實現64臺設備、284個端口的全光接入,推進實時采集生產數據、毫秒級高清圖像傳輸、萬兆直連算力集群、設備全生命周期監控,構建智能分析系統。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革新帶來的效益令人震撼,就像給工廠裝上高速公路加磁懸浮軌道,設備‘對話’永遠暢通無阻,機器視覺檢測精度預計將提升40%,光纜研發周期大幅縮短,運維成本降幅可達30%。”
“唯有將技術研發的‘最初一公里’與產業轉化的‘最后一公里’貫通,才能真正釋放創新效能。”趙文慶表示,科遠智慧持續多年的高強度投入與產業創新不斷融合,先后三次承擔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專項。在國家“兩新”政策的推動下,科遠智慧對智能工廠進行了擴線建設,產能實現翻番,當年實現產值、營收、利潤、納稅近30%的增長。
2024年,新增中國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4年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10年全國第一,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711家、累計達2215家、均居全國第一……這些第一,印證了江蘇在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讓“創新之花”結出更多“發展之果”。
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江蘇制造業“加速跑”
推動制造業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江蘇接下來如何發力?2025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江蘇將開展新一輪深化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行動,規模化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壯大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動數字化轉型向中小企業延伸。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加快工業大模型研發布局,強化智能應用場景推廣,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加強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千兆光網建設和5G網絡規模化應用,打造一批“萬兆園區”,推動算力、運力、存力一體化協同發展。加快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強化數據治理、數據應用等標準化建設和數據安全工作,大力發展數據產業,助力制造業向“新”發展、乘“數”而上。
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方面,趙文慶表示,科遠智慧將在上市15周年的新征程上,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AI與公司的工業軟件融合創新,為廣大工業企業提供更加智慧化的解決方案。
在加強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亨通光電將持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探索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等新模式,為通信光纜行業乃至制造業提供可復制的“中國方案”,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亨通力量。
為提升系統能效,天加環境基于AI技術推出OptSeek看得見的節能·智慧物聯數據平臺,推動零碳、低碳的綠色工業園區建設。未來將堅持創新發展,實現從設備制造商向看得見的、有公信力的節能服務商轉型。推動健全標準體系、優化產業布局、突破技術瓶頸,為達到“3060”雙碳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華朋集團則將強化高效環保智能產品開發,突破全壽命管理、高可靠性及低成本技術瓶頸,加速產品迭代。同時,推進智能化改造與數字化轉型,提升質效并降本。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內生動力,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價值實現。作為經濟大省,江蘇勇挑大梁、實干爭先,努力答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時代答卷”。
- 大灣區記者直呼“哇塞”!江蘇有個推不倒的“兩腳獸”|長三角遇2025-04-23
- 【長三角遇上大灣區】借才借智借勢 “雙灣合作”全面開花2025-04-23
- “政策+活動”激發消費潛能,一季度江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2025-04-23
- 文化中國行|繡出青銅器的渾厚聲響,鄒英姿用蘇繡再現后母戊鼎2025-04-23
- 江海弄潮丨常州:微電網“小”智慧構筑零碳時代大未來2025-04-23
- 制造業擁抱新質生產力——探秘全省首家“可持續燈塔工廠”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