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從“單點閃耀”到“集群高光”,民企“心臟”強勁跳動
高速拉絲機精準地將粗銅線緩緩拉伸至所需直徑,再經過高速環保漆包機噴漆等工序,就形成光滑且絕緣的漆膜層,猶如為銅線穿上了一層薄如蟬翼、堅韌耐用的“防護服”。這是記者3月20日在位于泰州市姜堰區張甸鎮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江蘇鼎臣線纜有限公司特種電磁線生產車間看到的新場景。
“原來的設備都是手動下線,現在好了,全自動生產線上馬后,產能增加了,效益一個勁兒往上躥。”總經理徐勇毫不掩飾地說。他還告訴記者,與國內知名企業合作,研發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用漆包鋼扁線已獲國家專利,將成為企業未來增長極。去年企業開票銷售10億元,今年一季度在手訂單超過一億元,全年有望突破12億元的銷售。
如今在姜堰區和鼎臣線纜有限公司一樣,深化合作、企業轉型、創新驅動已為民營企業搭建了一顆年輕而強勁的“心臟”,成了姜堰區民營企業從“單點閃耀”向“集群高光”邁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安裝“合作起博器”,民企產品有了“出國證”
既追求“一花獨放”,更追求“滿園春色”。姜堰區針對民營企業發展中的短板,及時為企業安裝“心臟起搏器”,“一攬子”政策靶向發力,擲地有聲,一套套“組合拳”,撬動民營經濟穩定向上、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搭建舞臺,民營企業“朋友圈”越來越多。今年2月份,姜堰區舉行對話姜堰—中亞商機分享會活動,邀請新絲路外服平臺專家與區內民營企業共享商機、洽談合作事宜。活動還舉辦西班牙建材家居選品會,發布了對姜堰企業出海的規劃及落地實施方案。經過前期的友好協商與洽談,新絲路外服平臺已與姜堰區3家民營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現場進行了簽約。
姜堰區錨定“一帶一路”倡議機遇期,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助力民企中“小巨人”“獨角獸”走出去建設“中國工廠”。組織企業參加泰中(泰州)投資推廣研討會,幫助企業了解泰國、新加坡、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環境和投資貿易政策,大力開展海外合作和國際化經營。
此外,姜堰區還組織涉及企業境外投資的部門聯動協調,為企業在資金匯出、項目審批、APEC商務旅行卡辦理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務,助力企業揚帆出海。
產業浪潮與“一帶一路”市場相擁,在新機遇、新挑戰下,姜堰區主要外貿企業“大動作”接連上演、精彩不斷。
泰州市華麗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檔地板,95%的產品出口歐美等國家,是姜堰區民營企業中一顆最亮的星星。2024年,該公司投資6800萬元,在泰國(曼谷)建立面向全球的跨國“中國工廠”。“去年投產后,年產pVC地板800萬平方米,年銷售45000萬美元,實現利潤1530萬美元。”公司董事長袁華壽說。
資本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投資“一帶一路”,融入常態化、多元化、特色化、國際化創投活動體系,不僅是企業自身的需要,更是對接國際大平臺、實現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需要。姜堰區制定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激勵政策措施,對企業當年對外投資達100萬美元、300萬美元、500萬美元、1000萬美元的,分別獎勵2萬元、5萬元、8萬元、10萬元,項目獎勵在“一帶一路”的國家獎勵標準基礎上上浮20%。對企業參加境外展會的,每次補助2萬元,參加境外投資考察的交通費給予定額補助。
在激勵政策感召下,姜堰區一批“大塊頭”裝備制造企業、新材料領頭企業圍繞“一帶一路”轉起來、走起來、活起來,大踏步挺進國際市場競爭的前沿高地。到目前為止,姜堰區新批鑫宇精工等國家投資項目4個,其中泰國2個、新加坡和越南各1個,涉及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等行業,總投資額16349萬美元。
啟動“轉型升級版”,民企發展跑出“加速度”
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這是姜堰區打造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版”的內核。讓不少民營企業在行業中嶄露頭角。
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在Al智能化領域的卓越探索,為全球電池制造行業樹立了全新標桿。
在該公司投資6億元打造的智能工廠車間內,記者看到5G專網全覆蓋,數十條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線連軸轉,智能調度運輸系統與AGV自動傳輸軌道有序運行,上料、下料忙碌而有序。所有生產設備均“上云上平臺”,各板塊信息實時傳輸并集成到大數據云平臺,實現物料高效流轉與工序無縫銜接,真正達到生產設備自動化、物料自動化、信息智能化。“用工減少40%,產能提升50%,產品合格率提升到98.5%,為開辟全球市場夯基筑峰。”公司生產主管龔海華說。
泰州中來光電專注高效N型TOPCon雙面電池研發、制造及銷售,是我國該領域的首家專業化企業。獲得全球首張N型TOPCon單玻雙面透明背板光伏組件lEC63556全場景應用認證證書。把前沿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中來光電屢次突破TOPCon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無疑為中國光伏行業領先全球再添重彩。去年中來光電實現納稅銷售140億元,今年頭兩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納稅銷售上升12%。
轉型升級正是姜堰區經濟復蘇的生動注腳,也是民營企業“船到中流、人到半山”提速發展的“秘籍”。今年以來,姜堰區發起一場讓“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轉型升級攻堅戰,推動民營企業結構調整,化解轉型陣痛,打造更多熱點、爆點產品,民營企業發展新動能強勁凸現。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乘用車精鍛齒輪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轎車精鍛齒輪產銷量位居行業前列。今年公司決定在泰國羅勇投資設立太平洋精鍛科技(泰國)有限公司,年產差速器齒輪及總成1200萬件,年營業收入44860萬元、利潤總額6984萬元。“在東南亞建設‘中國工廠’就是要完善全鏈條的全球制造業產業體系,在新的淘汰賽中確保姜堰制造業在全球市場上保持領跑。”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漢關告訴記者,投資“一帶一路”,融入常態化、多元化、特色化、國際化創投活動體系,不僅是企業自身的需要,更是對接國際大平臺、實現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需要,讓中國制造走向全球。
在挑戰中發展,在風雨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民營企業在吃勁的時候,姜堰區穩住了勁。今年姜堰區力爭全年新增規上企業40家,開票超億元企業10家,超10億企業2家,高企突破390家。
打造“創新全鏈條”,民企競逐商海“贏未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姜堰區,民營企業不斷加大科技創新能力,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掌握發展主動權。
江蘇自立精密鑄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閥體、閥蓋、汽車配件、地鐵高鐵配件等產品,在姜堰區鼓勵鑄造企業創新政策東風吹拂下,建立現代化生產基地,催生眾多創新產品和技術,確保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可靠性,受到眾多外企和國企的熱捧,今年的訂單一個接著一個。
江蘇梅蘭醫療器械有限公司17年來一直在深耕和研發自發熱產品,產品遠銷德國、英國及亞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實現銷售8000萬元。“今年銷售額要突破2億元,目前德國果倍爽公司在我公司投資一個新項目,六月份投產,出口額又會增長。”該公司總經理宋小梅十分開心。
近年來,姜堰區建立梯度培育庫,出臺推進新型工業化政策意見等文件,企業上市(掛牌)最高獎勵700萬元,2023年兌現獎補近千萬元,用真金白銀推動資本市場姜堰板塊擴容提質,精鍛科技、揚電科技先后于深交所上市,中裕科技于去年在北交所上市。目前,姜堰區新三板掛牌入軌企業2家、在審1家。
在姜堰區民營企業中,產品轉型、業態轉型、市場轉型、企業轉型的步伐整體加快,全面創新體制已構建,創新發展正展現出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高新區、開發區、裝備園區、新材料產業園區已全面爆發。去年姜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0億元,增長6.2%,今年姜堰區錨定“千億姜堰”目標,發揮民營企業多路出擊、多點開花的“連鎖效應”,布局新業態、新業務、新模式,讓民營企業的“心臟”跳得更強勁,成為姜堰區高質量發展的一張“名片”。
- 大灣區記者直呼“哇塞”!江蘇有個推不倒的“兩腳獸”|長三角遇2025-04-23
- 【長三角遇上大灣區】借才借智借勢 “雙灣合作”全面開花2025-04-23
- “政策+活動”激發消費潛能,一季度江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2025-04-23
- 文化中國行|繡出青銅器的渾厚聲響,鄒英姿用蘇繡再現后母戊鼎2025-04-23
- 江海弄潮丨常州:微電網“小”智慧構筑零碳時代大未來2025-04-23
- 制造業擁抱新質生產力——探秘全省首家“可持續燈塔工廠”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