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金融活水賦能,小微企業發展不斷續寫新篇
遍布城鄉的小微企業,是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社會就業的“蓄水池”。泰興市通過積極構建“政府搭臺、銀企唱戲”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通過建立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創新信貸產品供給、打造全鏈條服務閉環等舉措,將金融活水精準注入實體經濟“毛細血管”。
“最近生意不錯,想著能再擴大擴大規模,得知我們的想法后,銀行主動對接我們的融資需求,在線上就幫我們申請了20萬元低息貸款。有了這筆資金,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了。”不久前,在泰興城區工業園區剛剛創業的劉駿就收到了意外之喜。劉駿從事小型機械設備制造,今年想擴大生產規模時,資金短缺成了頭等難題。有關銀行主動送“貸”上門,讓他不受“擔保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困擾。
2024年以來,泰興市全面摸排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融資需求,制定出臺《泰興市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實施方案》和《泰興市“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方案》,針對小微企業量大面廣的實際,組織市場監管、稅務、金融監管等部門開展目標企業篩查,形成精準的走訪清單。聚焦“123”特色產業,組織融資需求走訪,助力特色產業發展。深化“園區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充實年輕干部走園區、進基層、訪企業,開展政策宣講、訴求摸排、實地解難等活動,進一步為企業排憂解難。
隨著各項支持政策的落地,各銀行金融機構針對小微企業特點和融資需求,優選1-2款更具適配性的金融產品,提供菜單式信貸產品。對推薦清單內的企業,及時跟蹤資金需求,對暫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銀行機構反饋原因,板塊專班跟進輔導。建立全鏈條快速響應融資服務機制,形成“走訪預調查、清單速審核、貸款快審批”的全鏈條快速響應融資服務機制,企業獲得融資速度較平時快3-7個工作日。
從過去“人找政策”到“政策上門”,從“單向審批”到“雙向奔赴”,泰興市構建的融資服務新生態正在重塑銀企關系。通過建立“需求動態清單、服務責任清單、問題銷號清單”三張表,形成“摸排-對接-反饋-優化”的完整服務閉環。這種將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緊密相握的創新實踐,不僅讓授信精準抵達最需要的地方,更培育出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的良性生態。隨著“金融輔導員”“云端融資會客廳”等新舉措陸續上線,泰興小微企業的春天故事不斷續寫新篇。
- 泰州姜堰:“溱湖籪蟹”產業培育體系形成新模式2025-03-29
- 這么美的校花,泰州也有~2025-03-29
- 李德仁院士回母校啦2025-03-29
- “與中國同行”,向世界發出春天的邀約2025-03-29
- 【地評線】紫金e評:加力崗位挖潛擴容,促進重點群體就業2025-03-29
- 【地評線】荔枝網評:共赴科技盛會,講好“中國故事”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