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人勤春來早,蟹農“春耕”忙
“胡總,今天從塘里面取了12萬只蟹苗,有4家養殖戶在等著提貨,你要的蟹苗明天早上我先給你安排3萬只,余下的2萬只到后天飯前來拿,你看好不好啊?”近日,興化市大垛鎮雙石村年年紅螃蟹養殖家庭農場里忙得不可開交,老板娘一邊忙著清點發貨的蟹苗數量,一邊與東臺市的養殖戶胡老板溝通著。
當日,記者在李萬中經營的螃蟹養殖家庭農場育苗基地看到,一袋袋蟹苗經過工人分揀后,用網袋打好包,稱好重量,計好數量,整齊地擺放在塘口邊上。隨后,排隊購買蟹苗的養殖戶就將蟹苗運往停靠在路口的面包車上。
“這是第三天來等著拿蟹苗了,這里的蟹苗個體大、大小均勻,質量有保證,我已經連續五個年頭在這里選購蟹苗了,由于品質好上市后又能賣出好價錢,去年秋后就來預訂好了貨, 4萬只蟹苗拿到手,今年養殖的200畝蟹塘蟹苗全部到位。”在現場,竹泓鎮養殖戶許中祥父子倆忙不迭地往車廂內裝蟹苗,臉上洋溢著笑容。
已有20多年養殖經驗的李萬中告訴記者,起初,他養了40多畝螃蟹,當年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養殖效益相當不錯。嘗到養殖甜頭的李萬中,第二年便動員在外打工的兩個兄弟回來“抱團”發展養蟹,弟兄仨除了在雙石本村流轉了410畝蟹塘外,又在興聯村和荻垛鎮西毛等村流轉了430畝蟹塘,養殖面積達到710畝、育苗面積130畝,實行育苗、養殖一體化經營模式。
蟹苗通過自主培育,成本得到了壓縮,品質得到了提升,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養殖的經濟效益。李萬中介紹,大閘蟹是洄游性生物,每年的冬天在海水里出生、在淡水里成長。因此,每年八九月份,基地開始篩選培育優質種蟹,十一月種蟹交配產卵,抱卵過冬。經過種蟹掛籠產卵孵出后,再經過蛻殼發育成“大眼幼體”,然后將提前養好的水草、魚進行配比,“大眼幼體”從最初進入育苗塘口的七八萬只/斤,經過適應淘汰和生長后,每斤培育60-70只的蟹苗,每畝投放1400-1500只,蟹苗的價格每斤45元,遠比外地蟹苗價格低。
“自正月初八開塘后,每天向養殖戶提供12-15萬只蟹苗。土池育苗的蟹苗個頭大,體質好,不易生病,成本又低,雖然每畝的蟹苗投放數量少了,但產量和效益都提升了。”李萬中說。如何精準把握蟹苗投放時間?李萬中指了指路旁蟹塘邊裝設的一個個鐵箱子:“以往投放蟹苗、管理蟹塘都是靠經驗,塘里的水質是否達標,全憑個人經驗,對于‘新手’來說,每次投放蟹苗都是一次大考。現在不一樣了,這些科技設備,能精準把握蟹苗投放時機。”
據了解,剛開始育苗時,李萬中也吃過虧,如今有了智能化檢測設備,通過科技數據助力,蟹苗管理更加輕松了。“現在,我賣出的蟹苗從選苗到培育都有嚴格的標準,會仔細鑒別蟹苗質量,把早熟蟹、殘腿蟹以及過于幼小的蟹苗統統挑揀出去,確保苗種均勻,蟹苗不僅個頭大,青殼白肚、金爪黃毛,體表色澤鮮亮、甲殼完整、附肢齊全、顏色深淺一致的蟹苗才算得上是優質蟹苗。”他說道。
同時,李萬中表示,現在自己育苗,能更好地進行選種,既為廣大養殖戶提供優質的蟹苗,也大大提高了自家的經濟效益。今后,他將向廣大養殖戶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 【春風又綠江南岸——向總書記報告】江蘇:“新”潮澎湃 現代化2025-03-03
- 一圖讀懂|2025年江蘇省委一號文件2025-03-03
- 向總書記報告|江蘇有看頭!AI唱出自己眼中的江蘇2025-03-03
- 數說拼搏“重要陣地”?|去年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2025-03-03
- 江蘇南京:“花經濟”盛開,滿城都是“追花人”2025-03-03
- 潮涌萬物春!六位非遺大師共創 “紙”此中國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