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筑巢引鳳”好棲息 “人才雁陣”落姜城
2月中旬,泰州市姜堰區“春風行動”再掀熱潮,全區舉辦多場招聘會。截至目前,共開展“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20場,237家企業累計提供各類就業崗位6746個,達成就業意向近4000人,這是該區引才聚智的縮影。
人才是強市之本、創新之源、發展之基。2024年以來,姜堰區聚焦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優化人才政策體系,努力構建人才匯聚強磁場,全方位打造適宜青年人才發展的優質環境,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活力。
打造開放包容“友好城”。做優青堰樂業專線,面向企業用工需求,開拓超2000個實習崗位,配套出臺專項實習政策,組織“才聚三水”招聘活動70多場次,全年集聚青年人才超6000人;做優青堰樂創專線,通過借力姜堰籍院士資源“引”、依托離岸創新中心“孵”、聯合湖北青創園共辦大賽“選”、借助“堰才投”基金“推”等方式,全年新入選市級重點人才計劃43人;做優青堰樂游專線,升級北大街潮流業態,豐富濱河灣適青元素,開辟騎行、輪滑、慢跑等潮玩區域,增設青年友好商戶100家;做優青堰樂享專線,加快推進人才驛站、人才公寓、人才社區建設和配套提升,建成人才公寓1030套、在建424套,常態化辦好百名碩博姜堰行、青堰有約等活動,累計服務青年人才1.5萬人次。
來自揚州的青年曉曉便是“青堰有約”品牌成效的生動縮影。作為去年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她職業生涯的第一站便選擇了姜堰區。穿漢服,在溱湖畔,傳飛花令、做中藥香囊、品傳統糕點、賞浪漫煙花,共同分享生活點滴,暢談未來理想……在該區工作生活的這大半年,曉曉參加了多場由團區委舉辦的“青堰有約”青年交友活動,在活動中成功拓展社交圈,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作為新姜堰人,曉曉坦言:“起初擔心融入困難,但活動設計新穎,氛圍輕松,讓我迅速找到了歸屬感。”
打造校企合作“新樣本”。不斷優化企業技能人才引育服務,深入推進“訂單班”“冠名班”建設,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綠色高溫新材料行業協會與鄭州城市職業學院成功簽約大學生就業實踐基地,江蘇理工學院與開發區成功簽約“江蘇理工學院-姜堰微校區”,與江蘇曙光集團成功簽約“曙光”冠名班,與江蘇馨德高分子公司成功簽約重點項目合作;促成太平洋精鍛與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訂單班”合作,緊貼企業發展需要發布工程師班招生計劃,目前已招收36名“訂單班”制學生進行培養,讓高校人才與企業提前交流融合,助力企業吸納更多高素質人才。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姜堰區始終堅持人才需求導向,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建好人才來姜“第一站”。持續優化“青堰驛站”,以康勃萊鳳凰酒店為驛站總站,在城西、城南、城東各上線一家驛站,形成姜堰青年人才驛站新矩陣。“基礎服務”不斷完善,為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提供單次不超過7天、全年不超過2次的免費短期住宿;“升級服務”不斷更新,驛站配備餐飲、健身、閱讀、洗衣等配套設施,提供就業創業等政策信息宣傳手冊,幫助青年提高求職成功率;“增值服務”不斷創新,定期舉辦青年夜校、體育健身、青年交友等社群活動,擴大青年“朋友圈”,提升青年在姜歸屬感和“留姜率”……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暖心舉措,讓各類青年人才在姜堰區安身、安心、安業。2024年,累計為140余名來姜求職應聘的非泰州籍青年提供免費住宿,合計入住天數近250天。
應屆畢業生林娜通過校招信息在姜堰找到專業對口的崗位,由于面試時間為清晨,為安心準備面試,林娜提前到達姜堰。正當她為臨時住宿發愁時,"姜堰新青年"公眾號上一則特別的推送:“符合條件的求職青年可申請免費入住青堰驛站”映入她的眼簾。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林娜上傳了畢業證和面試通知,沒想到當天下午就收到了確認短信:“林同學您好,您申請的青堰驛站已通過審核,請憑身份證至指定驛站辦理入住。”
“驛站里不僅有餐飲、洗衣等基礎服務,還有圖書閱覽、運動健身、休閑娛樂等功能性配套設施,能夠滿足大部分日常生活所需。”林娜笑著向記者介紹說,在入住的兩天時間里,驛站阿姨每天都來房間打掃,更換一次性洗漱用品、飲用水等,讓自己在安心準備面試的同時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姜堰區正以開放的姿態、務實的舉措、貼心的服務,廣開進賢之路,廣聚天下英才。在這里,每一位人才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共同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 【“鏈”上現代化】全球最大起重機“制造手冊”2025-04-02
- 探路先行 讓城市向新生長 江蘇四地上榜最新一批全國城市更新典型2025-04-02
- 文化中國行|當春意遇上古建,最具書卷氣的木繡球花盛開了2025-04-02
- 汛前寶貴窗口期,江蘇如何推進雨水情測報體系建設?2025-04-02
- 江蘇無錫:“篩-診-康-管”全鏈條守護,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2025-04-02
- 紫金山實驗室瞄準國家重大需求——誓將“南京成果”寫進6G標準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