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沿線十個國道服務區便民利民,“立體式燈帶”守護司機回家路
春運啟動,春節就不遠了,東部沿海貨運大通道228國道鹽城段上,不少貨車司機都想著,再跑上幾趟多賺點錢,回家過年。與此同時,國道沿途村鎮在外務工人員也將自駕返鄉。雙重車流下如何保障道路安全?近日,現代快報記者現場探訪國道春運返鄉路。
228國道鹽城段
全線路口交通設施提檔升級
全面提升國道行車安全
“對于國道來說,路口最危險,貨車多,車身高,有時候前方信號燈看不清,很容易發生追尾事故,再加上沿途臨近村、縣,留守老人多,交通意識相對淡薄,管理起來就存在不小的難度。”1月13日下午,記者跟隨鹽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228國道大隊大隊長萬愛品探訪228國道江蘇鹽城段。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28國道是東部沿海貨運大通道,全長7800公里,途經沿海11個省,其中江蘇鹽城段全程245公里,日均交通流量約1.5萬輛次,85%以上為長途過境貨車,是東部港口集中地,也是港口貨物進出鹽城的必經之路。
探訪中記者發現,沿途路口的信號燈跟別處明顯不同,不但加裝了立體式燈帶,路口車道的隔離線上,還有很多明顯凸起的小圓點。“這些都是我們預防事故的管理手段,還包括路燈亮化、路口減震帶等。”萬愛品說,當初228國道剛通車那會兒,大隊民警幾乎24小時都在路面巡邏,預防事故幾乎都是靠人。
貨車大車流
“由于貨車流量大,在燈控路口有時會積壓500米甚至更長,平交路口的信號燈不易被后面積壓的車輛發現,稍有分心,就會發生追尾事故。”萬愛品說,當初為了壓降事故,大隊想了很多辦法。最早,嘗試在黃尖牡丹園路口信號燈上加裝立體式燈帶,有效加大信號燈的視距,該舉措讓路口事故大幅度下降。在實驗效果顯著的情況下,大隊聯動沿線鄉鎮推進全線39個燈控路口燈帶全部安裝,有效解決路口信號燈不亮不高、易發事故的問題。
路面反光道釘
眼下,228國道鹽城段,全線39個燈控路口雙向各500米處安裝路燈、加裝立體式燈帶,保證夜間行車視距良好,同時聯合交通部門在全線196個重要平交路口施劃震蕩線,加裝反光道釘,讓途經車輛產生震蕩感,預防貨車疲勞駕駛,有效提升228國道本質安全水平,傷亡事故呈斷崖式下降。
國道服務區堪比高速
方便貨車司機休息過夜
長期以來,小車司機駕車累了、困了可以到高速服務區休息,但貨車司機行駛在國道上,途中要想休息,基本沒有固定的地點,有些會選擇到沿途飯店的停車場,但絕大部分只能停在路邊。一旦路邊有車輛違停,后車司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追尾事故。小車追尾可能只是車損,但貨車追尾,就可能直接導致亡人事故的發生。
“目前,轄區全線共建成了10個服務區,每個服務區根據貨車流量不同大小不一,但功能基本一致,可以方便司機停車休息、吃飯、接熱水、手機充電等,都是免費的。”萬愛品對記者說。
三龍服務區
“能停車能洗澡,都是免費的,而且很安全。”在228國道三龍服務區,40歲的貨車司機張慶剛把車停下來,準備當晚就在這個服務區落腳。他告訴記者,這趟車從河北開往上海,等到了再拉一趟返程,就回家過年。“以前在路上累了、困了,想找個安全寬敞的地方停車可不容易,都是靠路邊打個盹,還怕有人偷油,不敢多睡。”45歲的貨車司機劉立國說,228國道鹽城段,沿途服務區多,既便利又安全。
記者在現場看到,三龍服務區雖然在國道上,但與高速服務區幾乎無異,有些服務甚至比高速服務區還齊全。而位于東臺的條子泥服務區,就建在條子泥景區邊上,甚至被稱為228國道“最美服務區”,極大地方便了貨車司機出行,并為返鄉的小車駕駛人們提供便利。
創新應用“哨兵警示系統”
預防路口盲區引發事故
據了解,245公里的國道,途經鹽城28個農村鄉鎮、17個農場,與9條國省道互通交叉,有352個平交路口,日均車流量達1.5萬輛,其中危化品車超1200輛,過境長途貨車占85%以上,路兩邊的村民務農、買菜都要穿過228國道。
交叉路口哨兵警示系統
眼下返鄉大車流即將來臨,萬愛品帶著大隊民警早早準備起來。晚上10點多,在大隊轄區黃新線與牡丹大道路口,記者看到當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同時要過路口時,路面會突然出現一個紅色的圓形投影,上面寫著“有車危險”。據悉,這是前不久剛剛安裝試運行的“交叉路口哨兵警示系統”,即在路口加裝“紅外+語音+投影”預警裝置,通過聲光電等手段,可以有效預防因路口盲區引發的機動車與電動自行車、行人事故,讓路口窄、遮擋多的農村道路變得更安全。
交叉路口哨兵警示系統
當初228國道鹽城段剛通車時,事故時有發生。萬愛品和大隊民警一遍遍分析事故原因和排查安全隱患,發現交通事故多發生在夜間和平交路口,主要涉及貨車和60歲以上的村民,究其原因是駕駛人疲勞駕駛、道路基礎設施不健全、管理手段不足、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薄弱。
為了盡可能減少事故的發生,近幾年大隊聯合當地政府部門,在228國道鹽城段沒有信號燈的搭建路口、平交路口,都安裝了“五小設施”,即一組3M反光標貼、一面凸透鏡、一塊提示牌、一組警示樁、一個爆閃燈,村鎮居民在出行至路口時,可有效提醒出行安全,避免人車事故的發生。
“眼下春節返鄉,不少在外務工的人員陸續回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全線排查路面安全隱患,盡可能避免事故的發生,讓所有人都能歡歡喜喜、平平安安過大年。”萬愛品說。
記者手記:十年磨一劍,用心為民贏口碑
很長一段時間里,印象中,國道昏暗,沿途幾乎沒有固定的休息區,不少司機夜間或找個小道停車,或睡在車里,沒有熱水更不要說洗澡。
這是記者第二次前往228國道江蘇鹽城段采訪,還記得幾年前第一次去的時候,明亮的路燈,加裝了立體式燈帶的紅綠燈,以及國道上剛修建完成正式對外開放的黃尖服務區,都令人眼前一亮。
事實上,228國道江蘇鹽城段2015年剛通車的時候,和記者印象里的國道并無二樣,由于道路昏暗,車流量大,貨車車身高紅綠燈不易被看到,沿途居民老人居多,交通安全意識相對淡薄,這些因素都很容易引發事故。
從2015年到2024年,整整十年的時間,228國道鹽城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路口信號燈試點到全線39個燈控路口改裝;從一個服務區建成,到如今245公里共建成了10個服務區,這些都離不開當地政府以及交管、交通等多部門的有效管理和改善。
路面亮了,安全性就提高了,服務區有了,司機放心休息的地方就有了。與此同時,為了預防沿途村民發生事故,交管部門除了在路口安裝“五小設施”,還建有勸導站、設置“哨兵系統”等,多種多樣的措施,只為盡可能避免事故的發生。
采訪中,無論是貨車司機還是當地村民,都對記者夸贊,稱當地的道路交通環境越來越好,身邊的事故越來越少。十年磨一劍,或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一心為民,必能成功。
- 長江泰州高港段迎來特殊“小居民”2025-03-14
- 泰州海陵:打造“陽光食坊” ,守護匠心傳承的“一碗鄉愁”2025-03-14
- 蘇陜少年共植新綠,攜手繪就生態長卷2025-03-14
- “好風”借力,上天了~2025-03-14
- 泰州:垛上花漸開 春風送客來2025-03-14
- 【地評線】新華時論 | 善從“吐槽墻”上打撈“真問題”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