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視點】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在強化法規制度保障中展現擔當作為
“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重大使命。作為立法機關,一年來,省人大常委會系統謀劃省域法規制度體系,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高質量的法規制度供給。
軟件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底座。1月14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江蘇省軟件產業促進條例》。作為國內首部、也是目前唯一促進軟件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條例》施行18年后全面修訂,充分回應江蘇建設制造強省、網絡強省和數實融合強省的發展要求,重點圍繞促進自主創新、統籌應用場景建設等方面完善制度,在法治軌道上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說:“《條例》要求深化軟件與各領域融合應用。在具體工作中,我們以‘智改數轉網聯’為抓手,全面提升制造業數智化水平,有力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釋放。”
立足江蘇現代化產業體系特點,省人大常委會探索形成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的“1+N”省域法規制度。“1”是作出《關于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 加強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制度保障的決定》,構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立法引領機制;“N”是聚焦創新、產業、人才、營商等具體領域完善法治供給,在全國率先出臺產業技術研究院發展促進條例,開展數據條例立法,修改發展規劃條例、軟件產業促進條例,審議人力資源條例,開展對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決定的清理工作,以法治手段破除制度瓶頸、優化營商環境、增強發展信心。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委員馮雷說:“在研究制定今年立法工作計劃過程中,對制度空白及時增補,將制定民營企業權益保障條例和修改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列為今年立法正式項目,將低空經濟促進條例、發展新材料產業條例等列為預備項目,努力把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的改革舉措,落實到具體的法規項目上。”
一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共審議法規案23件,通過其中17件,批準設區市法規73件。省產研院“項目經理”“撥投結合”等改革成果、重點區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等綠色發展創新經驗,都被上升為法規制度得到固化。立法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引領作用持續彰顯。
- 【政協和聲】江蘇政協:守正創新 推動政協工作與時俱進高質量發2025-01-17
- 人間煙火處 年味漸濃時2025-01-17
- 喜迎2025江蘇兩會|江蘇把握“三個著力”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2025-01-17
- 學習100|首發經濟如何從爆紅變長紅?2025-01-17
- 履職記|江蘇省人大代表施玲:帶動更多人“充電蓄能”強本領2025-01-17
- 履職記|江蘇省政協委員殷飛:持續關注校園體育,為青少年體質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