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高揚“東線第一帆” 經濟迸發新活力
工業生產持續向好,外資外貿穩定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消費市場日漸活躍……今年以來,江蘇省靖江市錨定“站穩全省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先行市”目標,當好跨江融合“橋頭堡”,高揚“東線第一帆”,全市經濟發展總體呈現生產平穩、內需改善、質效提升、信心回升的鮮明特征。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靖江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1.79億元,同比增長7.7%,增幅高出全省1.9個百分點,全市高質量發展韌勁十足、動能強勁。
信心回升 有效投資持續穩健增長
今年三季度靖江企業景氣問卷抽樣調查顯示,靖江市企業家信心指數及企業景氣指數均持續回升,處在“相對景氣”區間。
信心就是黃金,企業家的信心就是靖江經濟增長的信心。今年以來,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拔節生長,匯聚起企業家對靖江未來發展、產業升級的強烈信心。
隨著投資者的信心回升,靖江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快速。1—10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2%,其中,民間投資占比84.3%。全市前三季度新增經營主體7593戶,同比增長11.2%。
航空產業被譽為“工業皇冠”。靖江以“十年磨一劍”的恒心,聚力打造航空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以凱飛航空結構件項目為龍頭的航空產業園。其中,總投資52億元的凱飛項目成為中國商飛投資江蘇“第一單”,也是中國大飛機產業鏈在長三角的重大戰略布局,目前該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11月21日,靖江專程赴滬考察中國商飛有限責任公司,雙方就深化航空制造產業合作進行深入交流,中國商飛將全面提升與靖江在航空制造產業領域的合作能級,把更多項目和產品帶到靖江。
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鮮明導向,靖江全力以赴拼搶重大項目、擴大有效投資,主動策應大循環、雙循環格局,深層次對接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等經濟圈。僅今年前10個月,全市新簽5億元以上內資項目31個、總投資231億元,新簽約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4個;新開工5億元和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0個。計劃總投資83.9億元的國信靖江電廠二期、34.9億元的中糧貿易糧油加工物流等重大項目有序推進,將拉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
2023年,靖江有6個產業項目入選省重大項目清單,年計劃總投資額達63億元。為保障重大項目推進,該市建立黨政領導掛鉤服務企業制度,實施人大、政協督導營商環境機制,組建重大項目服務工作專班,全力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矛盾問題。同時,建立“吹哨報到”服務清單、“拿地即開工”項目儲備庫,深化推廣容缺并行審批、審批服務超時默認等模式,為項目搭建“綠色高速通道”,最大限度減環節、壓時限、提效率,以營商環境“軟實力”,提供項目建設“硬支撐”。
產業引領 實體經濟積蓄強勁動能
時值初冬,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船塢、碼頭一派繁忙景象。公司負責人介紹,截至11月,企業已交付船舶27艘計371萬載重噸,全面完成全年交船任務,目前企業手持訂單97艘,生產任務排至2028年。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10月,靖江全市造船完工量71艘750.5萬載重噸,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的46.1%、21.7%、10.8%;新接訂單125艘1333萬載重噸,分別占全國、全球的27.8%和14.6%;手持訂單284艘2881萬載重噸,分別占全國、全球的21.5%、11.7%。靖江造船完工量、訂單量均占全球一成以上,企業訂單已排到2028年,成為中國船舶產業穩步向好的一個縮影,也成為靖江實體經濟率先實現整體好轉的生動例證。
靖江始終把實體經濟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立身之本,一方面全面鞏固“船車機電”傳統支柱產業領跑優勢,一方面積極布局金屬、航空、大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海陸空”現代產業體系,成為支撐靖江經濟快速復蘇的主要動力。
連日來,青山靖江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加快建設,一期6個項目全面投產,二期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建成。這是靖江以“鏈主”思維打造千億級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的一個生動場景。圍繞“金屬新材料”,靖江以“青山”為龍頭鏈主企業,全方位延伸面向“青山系”企業的招商觸角,實現“引進一個、帶來一批、建好一片”。
致力于大健康產業集群建圈強鏈,靖江重點推進恒艾營養新劑、賽德力醫藥離心機、丹參素鈉注射液等項目,在養生保健、醫療器械、健康管理等領域開拓新市場。目前,鏈主企業艾蘭得獲評蘇中蘇北地區唯一的獨角獸企業。
作為制造業大市,實體經濟是靖江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今年以來,靖江致力“智改數轉”,聚力智造強市,出臺一系列強信心、穩投資、促發展的舉措,加快引導企業進軍“智改數轉”新賽道,千方百計做優營商服務暖環境,推進實體經濟復蘇向好。數據顯示,1—10月,全市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359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51.5億元,增長7.7%。
產業經濟的轉型升級,也引領靖江外資外貿穩定增長。靖江深入開展“百展萬企拓市場”行動,加大“借展出海”推介和跨境電商新業態宣傳,組織40余家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跨交會、日本大阪展、馬來西亞文化展等多場境內外大型展會,進一步提升外資外貿發展質態。1—10月,全市實際到賬注冊外資1.39億美元,增長25.4%;實現進出口總額40.5億美元,增長13.8%,其中出口32.4億美元,增長27.9%。
消費回暖城市“煙火氣”加速升騰
靖江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著力恢復擴大消費。該市搶抓節日節慶重要節點,整合優質消費資源,推動接觸型、聚集型服務需求有效釋放。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億元,同比增長11.1%。中秋國慶期間,房展車展熱鬧非凡、商場酒店人流如織……8天的假期,據靖江市商務局統計,全市重點監測的12家商貿企業實現銷售額近5300萬元,同比增長20.3%。
培育消費熱點,激發消費活力。今年以來,靖江連續開展“惠聚馬洲·非常6+1”新春消費券、消費直通車、“3+5+N”全民消費節、“五一”購車嘉年華、金秋房車展、湯包美食文化節等系列消費促進活動,持續提振消費市場,激發消費活力。該市春節期間發放500余萬元消費券撬動全市消費近5000萬元;“五一”“十一”車展活動累計成交近300臺,客流量約10萬人次,成交額4000余萬元。
11月上旬,靖江舉辦第四屆中國湯包美食文化節系列活動,中國包子產業發展大會、休閑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地標美食展覽展銷等活動精彩紛呈,3天吸引游客近18萬人次,現場成交額創歷史新高。
拓寬消費渠道,釋放消費潛力。一方面,通過農商互聯+線上線下結合模式,推動農產品上行,叫響靖江本土農產品消費品牌。今年以來,靖江商務部門已推動泰和吾悅商圈聯動生祠鎮,協助利珠村走進大潤發超市開展香沙芋、大米、土雞蛋等農特產品推廣、現場直播;印象城商圈聯動季市、馬橋兩鎮以“尋味季市”“馬橋優選”為主題開展消費直通車活動,銷售特色小吃及土特產。另一方面,積極推動直播數字經濟,創新業態發展模式,依托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舉辦2023首屆電商直播大賽,開展“靖情靖饗”靖江市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會暨電商直播嘉年華,大力支持線上本地特色產品發展直播帶貨、互聯網營銷模式,聯合西來鎮、馬橋鎮、旺稼村、德勝村、江平村等鎮村開展13場“靖鄉興農”助農直播活動,助力拉動消費和鄉村振興。
一組組上揚的數據曲線背后,是一幅幅消費回暖的生動畫面。今年以來,靖江消費市場日趨活躍,街頭巷尾“煙火氣”升騰。1—10月,全市實現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22億元,增長18.6%。今后,該市還將以更精準的消費支持政策、更豐富的消費促進活動、更高效的創新驅動模式,不斷提升消費市場的品質和水平,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 泰州姜堰:打造“明廚亮灶”,讓“暖心暖胃”食堂更“透明”2023-12-08
- 泰州:出實招誠意足,打造外資企業青睞的投資熱土2023-12-08
- 【新“縣”象調研報告】洛陽偃師區、老城區:解鎖千年古都的青春2023-12-07
- 江蘇南京:產城“雙向奔赴”,智造“人機共舞”2023-12-07
- 江蘇淮陰:科技賦能“智慧糧倉” 護航糧食安全2023-12-07
- 江蘇鹽城: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繪就革命老區美好生活新畫卷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