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區口岸雕花樓景區
千年柴墟街 醉美雕花樓
這是長江北岸的一座美麗驛站,萬里驚濤奔流至此,溫婉駐足,回眸生輝,用博大的母愛滋潤著這片詩意的土地;這里依水而生,因水而興,柴墟河與南官河橫貫古今,煙波浩渺,白帆點點;這里,鑲嵌著長江之濱一顆璀璨的明珠——口岸雕花樓景區。
景區所在舊稱柴墟,建于南唐,盛于北宋,后改名為“口岸”。“水陸輻輳,為邑重鎮”,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宋名將岳飛曾在此屯兵抗金,筑高臺,置大鼓,以察看敵情、操練士兵,“鼓樓”因之而建、因此而名,暮色蒼茫時,鏗鏘鼓聲起,“精忠報國”的傳奇響徹后世。1949年4月,百萬雄師在這里吹響了“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角,中國人民海軍在這里誕生,從此走向深藍。
文人墨客筆下的口岸雕花樓景區風光旖旎、歲月生姿。一代名臣儲巏,著有《柴墟文集》十五卷,寫盡柴墟江濤如雪、蘆岸桃花等盛景,“臨流聊寄傲,信步到花村”的柴墟古鎮怡然呈現;清代地方詩人戚珍、戚承訓更是留下了“洲堤楊柳”、“古渡歸帆”等柴墟八景的美妙詩篇。
口岸雕花樓景區總占地面積8.8萬平米,總投資8.5億元,底蘊深厚、遺存豐富,“一橋、兩街、三廟、四宅”等景點顧盼生輝,窗欞房檐錯落有致、斜翹鱗比;青磚黛瓦余韻悠長、故景如舊。慶元古橋如一闋長調橫跨柴墟河上,吟詠古今紅塵滄桑;柴墟古街和慶元老街交相輝映,吐納歲月芳香,講述歷史惆悵;城隍廟、財神廟、關帝廟,三座廟宇,一街之隔,香火通連,關帝廟內的戲臺余音繞梁,淮劇名家馬麟童、馬秀英父女把這里唱得香火鼎盛、聽者如潮。
繞過黛瓦菱紋的影壁,森森古意撲面而來,入眼便是一座高脊飛檐的清代建筑,這就是著名的口岸雕花樓。折了幾道回廊,穿了幾個花廳,“雕花樓”全貌得以全現。小雅見于細節,大愛不限疆土。雕刻,是雕花樓的魂魄。精美絕倫的木雕“福如東?!薄ⅰ跋M隆?,生動形象的磚雕 “獅子盤球”、“琴棋書畫”,寓意深刻的石雕“五福臨門”“五福盤壽”,精華韻味,抒情斂性,都是披展在歲月里的真情祈愿,而觀瀾閣中的“九龍根雕”更是活靈活現、氣勢磅礴!這里亭臺樓閣百媚千嬌、雅致玲瓏,軒榭廊舫曲水流觴,錦繡華章??诎兜窕悄饲宕郊覉@林,是古人把自我命運在歲月里精心設計出來的經典。2002年,口岸雕花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從奴隸到將軍》、《無雪的冬天》、《東進序曲》等電影曾在此拍攝取景。
“孫氏四方樓”建于清代末期,平面呈四方形,四周歐式鑄鐵護欄,華麗精致,是中西方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2010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F辟為“國學文化啟蒙館”,以弘揚國學文化和當地尊師重教的良好傳統風尚。
“戚氏進士第”乃明朝時期所建,前后五進,第三進為敞廳,地磚斜鋪,為古代武進士獨有的特權,正梁上方掛一對貼金雕龍紋木龕,為主人存放圣旨誥命之用,廳中有皇帝御賜“武德延釐”匾額,是戚世光光前裕后的見證。2010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F辟為“中華武進士館”,再現了武舉考試等場景,此類展館很難一見。
晚清時期,港口輪船業興起,千帆競發,商賈往來,催生了過載行業。鼎盛時期,口岸過載行有48家之多,景區內的“李信昌過載行”是保存最為完好、體量最大的商行之一,是清代“前商后宅”建筑的典型代表,現辟為“高港歷史文化展示館”,全面展示了高港的歷史沿革和特色文化。
發展中的口岸雕花樓景區,是游客全新旅游體驗的新去處。干絲、魚湯面、蟹黃湯包,傳承泰州的早茶文化;江鮮全魚宴,刁鋪全羊席,孔橋小公雞,饕餮盛宴,演繹舌尖上的高港;典雅復古的中式主題客棧,帶給游客最佳的住宿體驗;書院琴行畫廊,是藝術享受的天堂;養生茶樓酒吧,則是精神休息的家園;根雕、虎頭鞋、宮燈等旅游紀念品,傳承傳統制作技藝,彰顯非遺文化。全面升級的游客服務中心、實現了景區公共服務“全配套”,衛生設施“全過程”,平安打造“全方位”。近年來,著名文物鑒定專家蔡國聲、香港著名書畫家吳歡、知名華僑企業家單聲等都曾在口岸雕花樓景區探幽訪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吳歡先生更是欣然揮毫,留下了“蘇中第一樓”的美譽。
風潮洶涌,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加鞭??诎兜窕蔷皡^的光芒閃耀著前世今生,4A級旅游景區的創建必將為其注入新的生機與靈性。我們享受景區建設過程中的美好時光,我們期待著她綻放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千年柴墟街,醉美雕花樓。
玉漏遲.題雕花樓
※賀艷莉
柴墟春色染,飛檐隱隱,柳煙如剪。醉酹黃昏,隱世雕樓誰辨。綺麗風情絕代,好入得,魯班青眼。云袖挽,戲獅伴我,朱欄拍遍。 人世何處知音,賦舫榭亭閣,曲廊梅探。玉腕斟春,遙看牡丹飛瓣。擷芳昔人去也,影落索,苦禪參淡。江水岸,釣月古今成慣。
瞻仰孫氏故居有感
※王雙武
曾經亂世歷兵爭,興學多年報國成。
桃李有言常入耳,四方樓上讀書聲。
戚氏進士第尋蹤
※葉亞芳
雙修文武戚英雄,幾代傳人多慧聰。
誥命龕盒今猶在,延釐德藝續家風。
慶元橋晚讀
※楊兆紅
玉橋輕舞劍,中港快舟連。
娘親南門喚,書香把晚煎。
詠三廟
※王新亮
廟,財神生息有門道。廣聚仁,四海源源報。
廟,城隍安定人民笑。黃發怡,垂髫膝前繞。
廟,關帝忠義云天曜。不負心,美髯千秋表。
柴墟鼓樓
※鄭國生
古鎮春光好,古樓摩碧霄。
繁華河畔景,盛世數今朝。
遙指一席說柴墟
※崔曰奇
夢足傳奇色彩懷,欣瞻古鎮畫圖開。
清歌起舞迎商賈,革故今朝妙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