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技術鏈”串起希望田疇 科技領航春季田管
當前正值春耕關鍵期,泰州市通過實驗推廣農業新技術、組織專家實地指導等舉措,為春季田間管理提供科技支撐。
在海陵區一處農場試驗田里,機械轟鳴聲與農技人員的指導聲交織成一首春耕交響曲。農戶們操作起壟機進行精準作業,人工同步修整壟形,為20畝花生田創造最佳生長條件。
這片土地上正在實施的“花生壟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已入選2025年江蘇省農業主推技術,可通過壟體增高改善根系發育環境,溝渠系統增強防澇能力,通風透光降低病蟲害發生率,相較傳統平作實現增產15%以上。
泰州市農業科學院特色糧經研究室主任丁彬說:“目前我們泰州地區,花生的播種最早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5cm土層地溫維持在12~15度,就可以進行播種了。我們每年都會在示范基地進行示范推廣,讓周邊的農戶,能夠享受到該項技術對他們產量的提高。”
送“技”進田,不誤農時不負春。眼下也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期,在泰興市河失鎮耘籽家庭農場,農技專家正和農戶共同踏田查苗情,指導科學施肥、合理灌溉、防治病蟲害,幫助農戶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為小麥中后期拔節、孕穗、增粒重和高產優收“把脈開方”。
泰興市農技推廣中心糧作站副站長欒書榮說:“晚播麥要特別重視拔節肥和孕穗肥的兩次施用,爭取大穗大粒,盡可能減少晚播帶來的損失。做好病蟲害的防治,要做好蚜蟲、莖基腐病、紋枯病的防治。另外,易感白粉病的品種要做好白粉病的預防,降低后期爆發風險。”
與此同時,泰州市還創新農技培訓模式,以培訓班的形式把稻麥種植大戶帶到“高產示范戶”的田間地頭,讓種植大戶們直接在田間坦率交流,研討種植中的共同問題和高產高效的好方法。
從智能農機馳騁沃野到專家團隊蹲點指導,泰州市正在構建“技術研發-示范推廣-精準服務”的全鏈條科技田管體系,為全年農作物豐產豐收夯實基礎。
記者:吳曉燕 金小鵬
編輯:錢宇璇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首次|泰州早茶搭上“快車道” 高速服務區里品早茶2025-04-11
- 人文|“枝葉關情”詩書畫名家采風活動作品展在泰州引發觀展熱潮2025-04-10
- 項目|常泰長江大橋穿上“鎧甲” 跨江段防撞設施全部安裝完成2025-04-10
- 人文|“枝葉關情”詩書畫名家采風活動作品展吸引市民游客觀展2025-04-08
- 生態|泰州:“樂享園林”繪就公園城市新圖景2025-04-08
- 項目|常泰大橋北接線:主線施工基本完成 配套設施加快掃尾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