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泰興市城區工業園區:踐行“國船國配”使命擔當 ?擦亮“船舶配套基地”名片
園區是經濟建設的主戰場、項目建設的主陣地、科技創新的主引擎。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泰州的園區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本臺從今天起推出“潮涌泰州·園區篇”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以行進式、體驗式報道展示全市重點開發園區的發展成果。今天首先走進泰興市城區工業園區。
“國船國配”是“國輪國造”發展的歷史新階段,更是建設造船強國的新使命。船舶配套產業是泰興市城區工業園區的特色產業之一,目前,園區船舶配套規上企業超過40家,園區船舶配套產品包括9個大類中的7個,其中艙室設備、甲板機械、電力電氣、舾裝設備等4大類,擁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近年來,園區更是充分挖掘資源優勢,積極融入通泰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推動船舶配套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發展,持續擦亮“船舶配套基地”這張靚麗名片。
在永昇空調的總裝車間,一排排大小形狀不一的空調設備引人注目。據了解,這些產品都是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的,空調可實現特殊場景下溫度±0.1℃、濕度±1.5%的精準控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依托每年占銷售收入5%以上的研發投入,永昇空調不斷推出智能化新品,訂單量飽和。今年一到九月,公司船舶配套空調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左右,目前訂單已經排到明年年底。
江蘇永昇空調有限公司技術開發部經理周濤:“園區創設了成果轉化平臺,定期舉辦船舶配套產業發展大會,并成立魚水情艦船配套產業黨建聯盟等,平臺就像一個大的‘蓄水池’,不僅澆灌四方,還‘鏈’起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等諸多要素,并催生新動能、新模式,為我們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一直是泰州的傳統支柱產業,近年來,泰興市城區工業園區持續做精做特船舶配套產業,推動船舶配套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發展。在中天(江蘇)防務裝備有限公司的焓差綜合實驗室,研發人員正在對艦船用冷卻設備進行電源拉偏測試。經過多年的研發,這款產品成功解決了艦船用冷卻裝置不能集中冷卻的難題,目前已經為中船重工某所配套。
中天(江蘇)防務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葉鋒:“原來艦船用供冷裝置是一對一供冷,我們研發出這套集中供冷裝置,實現了一對多的集中供冷,不僅能耗低,同時提高艦船空間使用率,目前技術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年底。”
錨定船舶配套產業“賽道”,泰興市城區工業園區奮力推進“招商大突破、培育見成效、平臺再完善”三大行動,形成超千種產品品類的完整產業鏈,“船舶配套基地”影響力持續擴大。2023年,園區實現開票銷售25.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園區船配企業開票銷售同比增幅達20.3%。
泰興市城區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張兵:“強化項目招引,多落戶‘旗艦’項目,提升集群實力。培育本地企業,瞄準‘專精特新’方向,分別建立培育庫,形成梯度培育格局,提高產業韌性。強化服務支撐,建設認證中心、檢測中心,吸納技術咨詢、供應鏈貿易、知識產權、孵化載體等生產性服務業,完善發展生態。創建專業市場,搭建信息、技術、流通、維保平臺,實現產業和商貿的互動發展,推動產業進一步集群集聚。”
記者感悟:如何培育、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工業園區,做大做強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這是園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多年來泰興市城區工業園區積極踐行“國船國配”使命擔當,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守住平臺這個“蓄水池”、抓住人才這個“強引擎”,一項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個又一個國際頂尖的船配產品研發成功,讓“船舶配套基地”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同時,園區還依托區域資源稟賦,以建設現代化、專業化園區為載體,強化政策支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集聚一批引領性重大項目,真正做到了讓園區成為細分產業的聚集地,有力推動了船舶配套產業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發展。
記者:馬曉斌 余典韻
通訊員:馮杰
編輯:陳歡
責編:楊帆
審核:戈俊巍
- 泰興|“知產”變現近15億元2024-12-22
- 奮進|“潮涌泰州?園區篇”之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南園區: “12024-12-22
- 關注|靖江西來鎮:打造“3+5+N”特色產業集群 激活高質量發展澎2024-12-22
- 上榜|泰州連續五年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2024-12-22
- 入圍|興化市沙溝古鎮景區擬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24-12-19
- 文化|方祖岐將軍再向家鄉靖江捐贈珍貴檔案資料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