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優化生態環境發展 共繪宜居泰州新藍圖
近年來,泰州市通過實施一系列綠化美化項目,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建設宜居宜業的綠色家園。
在姜堰區,一批老舊小區正通過“微改造”實現華麗轉身,為居民生活錦上添花。下午,記者在福星家園小區看到,工人們正在將原本的綠化帶改造成生態停車位。
姜堰區福星家園小區“微改造”項目現場負責人王進說:“我們‘綠改停’改造完成后,一共有150個車位左右。11月份全部結束,這次改造包括游園和健身器材,還有小區綠化等。”
小區還同步實施了雨污分流改造,實現雨水污水有序收集和排放,推動城市水環境、水生態持續改善。
姜堰區羅塘街道葉舍社區黨委副書記全浩說:“我們這次雨污分流,包括‘微改造’都是建立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之上,通過大家一起集思廣益,切實解決諸如停車難、下水經常堵塞等問題,來構建一個綠色宜居的小區環境。”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近三年,全市累計改造260個小區,惠及群眾72015戶。2024年,全市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46個,涉及樓棟346棟,居民9233戶。此外,今年還將新增老樓加裝電梯100部,在住宅小區推廣應用低費用智能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位20000個。
公園綠地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間,是市民親近自然,開展休閑、健身、游憩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市區中山文化園,體育健身和愛國主義教育有機結合;鳳城河畔,桃園景區拆墻透綠“無界”融入城市;泰州大道旁,海軍文化以曲折蜿蜒藍白水紋得以彰顯;鳳凰河周山河路橋下,柳敬亭的評話藝術沿著清澈的河水徐徐鋪展開來……近兩年,全市累計推出了140多處開放共享綠地。
泰州市住建局園林綠化處副處長曹登基說:“我們以‘會’‘展’‘園’相結合的一些方式,推出了一些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比如說在綠地舉行非遺盆景展、綠地馬拉松等等,以各種形式來吸引市民進入綠地、共享綠地。”
近年來,全市積極構建覆蓋廣、影響深、水平高的城市綠地開放共享體系,努力營造更多可親近、可進入、可體驗的“樂享園林”公共活動空間,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全省首創草坪空間、林下空間、橋下空間、濱水空間、單位庭院空間等“五大活力空間”。鳳凰河、周山河、南官河“三河綠道”沿線30處橋下空間全面貫通;開放50處機關庭院,完善12處林帶,提升綠化50萬平方米;改造56處節點,實現環城河與周邊主次干道、機關庭院、住宅小區、公園綠地全面連通。80公里三河綠道與沿線近400萬平方公園、游園、綠地真正實現連起來、游起來,藍綠相融、文旅交匯、暢通暢達的幸福水城活力空間全面拓展。
市民張長蘭說:“平時我經常到公園綠地里溜溜玩玩,有時候還有好多活動,都辦的挺不錯的。”
泰州市還聚焦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這一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穩步推進《泰州市清潔空氣兩年行動計劃》。到2025年,全市煤炭消費量較2020年下降5%左右;城市建成區主干道機械化清掃率基本實現100%;公共領域新增或者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7%以上,化肥使用總量較2020年削減3%;全市PM2.5濃度較2020年下降10%,基本消除重度以上污染天氣。
記者:翟旭陽
編輯:徐群薪
責編:岑丹
審核:戈俊巍
- 項目|滬渝蓉(北沿江)高鐵連續梁中跨合龍段順利澆筑完成2024-12-05
- 人文|單聲研究會成立2024-12-05
- 現場|國家憲法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24-12-04
- 關注|建功新時代 巾幗寫榮光2024-12-04
- 關注|產業援疆 打造美食與愛心雙向奔赴盛宴2024-12-03
- 時政|泰州市婦女第六次代表大會開幕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