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泰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厚植新質生產力發展沃土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提出的重大要求。作為長三角地區的制造業大市,產業是泰州發展最大的底氣、最強的動力、最廣闊的空間。目前,全市正在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布局發展,厚植新質生產力發展沃土。
這些天,行走泰州大地,處處都能感受到制造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綻放的勃勃生機。亞星錨鏈的系泊鏈不僅在傳統領域深耕挖掘,而且在向產業“無人區”延伸。湯臣亞克力的有機玻璃球助力國家中微子實驗室建設。興海特鋼的一款新型焊絲,解決了核電工程的卡脖子問題。泰州的制造業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快速邁進,形成新的發展優勢。
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陶興說:“我們這款深海錨樁是去年12月在上海海事會發布的一款新產品,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預計明后年這款產品將能夠成功上市,每年新增銷售不低于兩到三個億。”
經過多年發展,泰州已經形成了以大健康產業體系,以及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汽車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鋰電為主的“1+4”主導產業,產業特色鮮明,具備相當強的競爭優勢,是泰州催生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
泰州市工信局主導產業推進處處長蔡小波介紹,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老舊設備更新改造,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施新一輪強鏈行動,立足優勢領域強鏈補鏈延鏈,持續加大中高端項目招引力度,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加強未來技術與泰州產業的對接,推動優勢園區嫁接央企資源,加快布局未來產業新賽道、拓展新空間,全力搶占發展制高點。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一頭在科技創新,一頭在產業鍛鏈升級。近年來,泰州市圍繞“智改數轉網聯”,不斷深化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廣應用,聚焦行業細分領域,打造典型應用場景和產品解決方案,構建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發展生態體系,賦能高質量發展。南理工泰州科技學院和江蘇泰聚云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智改數轉網聯”聯合實驗室,為企業搭建工業服務平臺,為數字經濟發展培養人才。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個全新的時代課題,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科技、管理、教育、人才等諸多方面。泰州市將在培強市場主體、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營造一流創新生態等環節持續發力,既要在傳統賽道上站穩腳跟、保持領先優勢,更要在新領域新賽道上贏得新突破。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商學院院長許小軍說:“政府維度要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大力加強科技人才的引培力度,圍繞國家未來發展戰略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聚焦工業化、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低碳等重要生產領域,形成新興產業布局。從高校人才培養角度,要圍繞創新意識、核心能力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從體制機制層面切實打通科技與教育、教育與產業、高校與企業之間以及教育系統內部的壁壘,實現一體化貫通和創造性轉化。”
記者:梁軍 金小鵬 徐晨曈
編輯:錢宇璇
責編:悅鳴
審核:戚翔 聞棟
- 時政|萬聞華在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暨污水治理視頻會議上2025-02-27
- 時政|姜冬冬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2025-02-27
- 時政|姜冬冬在姜堰調研時強調 干字當頭奮發有為 更好發揮增長極2025-02-26
- 時政|市委重點工作調度會暨首季“開門紅”工作部署會召開2025-02-26
- 聚焦|《瞭望》專題報道在泰州引發熱烈反響2025-02-25
- 時政|上海市普陀區黨政代表團來泰州考察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