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姜堰區:用“新”筑牢“康養名城”發展之基
今年以來,姜堰區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未來產業方向,打破資源、人才、技術、空間等壁壘,瞄準科技最前沿,搶占新賽道,厚植新優勢,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新質生產力,探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小到單臺設備的運行情況,大到整個車間的總體數據,江蘇泰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管理云平臺仿佛“大腦”一樣,指揮著企業的生產。它利用5G技術和傳感器,實時抓取、匯聚和掌握所有要素資源,實現前端生產加工和后端管理調度全覆蓋,減少了一半的管理和用工成本。
江蘇泰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車間主任黃智鵬說:“原來抄產量都是人工一臺一臺地抄,擋車工的工作量也比較大,統計工還要逐臺逐臺進行分析統計。上了e系統平臺以后,作為管理人員的話,第一時間能了解到各個機臺的運行情況、產量的情況、用工的情況、能耗的情況,更加提升了效率。原來我們萬錠用工都在60人,現在我們萬錠用工15人。”
變化源自泰達紡織實施的總投資約10億元的新型紗線智慧工廠項目。如今,從原料配送到產品加工再到成品出庫,企業已實現智能化。偌大的生產車間,少見工人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設備。正在工作的AGV小車來往穿梭,代替人力運輸龐大的棉條桶。去年,新型紗線智慧工廠項目還創成省級智能示范工廠。
江蘇泰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車間運轉主任章晶說:“我們生產效率提升40%,產量和質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每年增收4000萬元左右。”
2023年,泰達紡織實現開票銷售29.7億元,增長超過40%。為推動傳統產業煥新,近年來,姜堰區積極推進“智改數轉網聯”,累計實施各類項目798個,創成國家級5G工廠1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2個,省級5G工廠1家、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5家、智能工廠4家、智能車間15個。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成長。去年10月,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機器人超級制造項目落戶姜堰經濟開發區,目前項目一期已處于試生產狀態。生產區里,一臺臺商用服務機器人正在進行多場景模擬測試。它們面向餐飲酒店、醫療教育等室內配送領域,這意味著和普通人的聯系更緊密,對人機交互的要求更高。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新與發展事業群工程師劉彥辰說:“比如說在餐廳里,過去我們往往要很明確地跟機器人說我要吃水煮魚,才能完成這道餐品的點餐。而現在我們可以直接開放性地問機器人,那機器人就會推薦魚相關的餐品。我可以直接告訴它,我想吃哪一道菜,從而使我們的點單過程,更加接近人的生活。”
國際數據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由擎朗智能生產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在全球各場景應用總量居行業第一。先進的操作系統、完備的算法體系、精細的核心部件,三方面高效匹配讓企業成了“領軍者”。今年年底,擎朗智能機器人超級制造項目一期將全面達產。
據了解,姜堰區去年新開工、新竣工的“三比一提升”項目中,戰略性新產業、未來產業項目占比分別為76%、21%。
姜堰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榮明說:“我們將搶抓國家新一輪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機遇,大力推進‘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圍繞‘1+4’主導產業及精密制造特色,做好產業鏈上下游及新興產業項目招引;加快半導體、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布局,向‘新’而行,提升未來發展競爭力。”
記者:聶慶楨 陳小康
編輯:今昔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訪談|泰州海關:促外貿穩增長 推動“泰州制造”漂洋出海2025-02-19
- 時政|泰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服務團隊啟動2025-02-19
- 訪談|市商務局:招項目促外貿提消費 為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商務2025-02-18
- 關注|梅蘭芳訪美演出95周年主題國際傳播啟動暨系列郵品首發2025-02-18
- 惠民|泰州2025年汽車補貼新政落地 市民購車最高可享兩萬元補貼2025-02-17
- 項目|江蘇振華海科裝備:訂單排到年底 新增開票超5億元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