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加快沿江港口數字化建設 助力泰州物流新崛起
沿江港口作為物流樞紐的重要節點,其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提升物流效率、增強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泰州市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城市,正在積極搶抓機遇,加快沿江港口的數字化建設步伐,努力形成新的物流優勢。
在泰州港泰興港區濱江通用碼頭現場,4臺門座式起重機正在進行裝卸作業,其中一臺起重機通過自動化遠程操縱系統,實施的是無人值守裝卸作業。
這座通用碼頭還通過數字孿生技術,結合GIS技術,綜合展示作業調度信息、設備運行狀態、資源分布情況和動態預警處置等,實現可視化智能調度、流程化應急指揮,全面提升港口管理及運營效率。
泰州港泰興港區濱江通用碼頭生產經營科科長繆紅兵說:“在數字化建設管理下,港口吞吐量比以往提升了20%,平均每班節約了5到6個人工,不僅提高了碼頭裝卸作業的安全性和環保性,還提升了港口船舶進出港的效率和碼頭的泊位利用率。”
泰興港區主要以化工原料和散雜貨運輸為主。近年來,泰興市投資5.7億,啟動智慧港口項目建設,推動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構建覆蓋貨物裝卸、堆場管理、船舶調度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港口作業的自動化和優化調度,大幅提升了港口的運營效率和應急響應能力。據了解,項目一期預計今年8月底完成,泰興港區所屬濱江通用碼頭、金燕倉儲碼頭已完成智慧化改造,項目二期將于明年啟動,建設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大模型實時預測分析,提供智能調度、單證管理、商務結算、輔助決策等應用。
泰興市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長季軍說:“智慧港口項目建設全部完成后,我們將實現管理流程透明化、現場作業無人化、生產經營數字化、對外服務可視化、產業發展現代化的戰略目標。要將泰興港區打造成‘省內領先、全國一流’的智慧型港口,港口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軟實力位于國內領先地位。”
建設智慧港口,是泰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策略,協調推動長江岸線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的舉措之一。近年來,泰州通過與國有大型企業、上市公司等建立深入合作關系,成功打造現代港口物流產業集群。深國際港口江蘇靖江港是泰州港靖江港區與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智慧港口項目,目前擁有2個10萬噸級碼頭泊位,可全天候滿足5萬噸級海輪靠泊和10萬噸級海輪減載或乘潮靠泊。碼頭建有封閉式皮帶廊道運輸系統、封閉式干煤棚料倉。干煤棚配備的斗輪機智能操控及數字堆場系統,不僅可提升作業的準確性,而且可以實時獲取并更新堆場信息。
深國際港口江蘇靖江港作為數字化轉型“燈塔工程”,綜合應用數字孿生、物聯網、智能操控、大數據等技術,打造國內一流的集綠色、智慧、高效、安全于一體的現代物流樞紐港。目前,港口一期已基本建成,接卸一艘5萬噸級海輪只需14小時,比同行平均水平節省10小時以上,計劃三年內打造成業務系統全覆蓋、操控系統全自動的智慧港口。
江蘇興旺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濤表示,目前港口已完成海輪接卸58艘次,總計完成接卸量260萬噸,吞吐量為468萬噸,作業效率位于長江沿線同行前列。今后,深國際江蘇靖江港將全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綠色、智慧、高效、安全的江海聯運示范樞紐港,助推靖江做大做強臨港物流產業,讓“黃金岸線”更好地發揮出“黃金效益”。
近年來,泰州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引領,全面推進沿江港口現代化建設。到2025年,力爭全市5萬噸級以上公共碼頭重點生產作業環節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技術覆蓋,全市危險貨物碼頭安全生產實現100%數字化管理,沿江港口基本實現生產智能化、管理數字化、服務一體化、技術先進化。
記者:宋兆政 包健(靖江臺)
編輯:徐群薪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時政|姜冬冬在滬拜訪部分知名企業 主動承接上海產業轉移 推動2024-12-15
- 興化|守護“綠水青山” 贏得“財富之源”2024-12-15
- 項目|滬渝蓉(北沿江)高鐵連續梁中跨合龍段順利澆筑完成2024-12-05
- 人文|單聲研究會成立2024-12-05
- 現場|國家憲法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24-12-04
- 關注|建功新時代 巾幗寫榮光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