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常泰長江大橋:“長虹”連著民心 跨江“融合共進”
常泰長江大橋不僅是一個世界超級工程,更是造福兩岸群眾的民心工程。它從今天起正式跨江而立,即將成為揚子江城市群的融合發展的紐帶長虹。常泰長江大橋的建設每當取得重要進展,最高興的當屬大橋兩岸常州市和泰州市的百姓了。
趙興宏是一位城市“鐘擺族”,他家在泰興市,上班地點在長江對岸的常州市。為了早上上班不遲到,趙興宏每天清晨六點鐘就要帶著倦意開車趕到汽渡碼頭過江,單程要花一個多小時,而到下班時正好是高峰期,回家的時間要更長,直到晚上八點多鐘才能走進家門,吃上一口晚飯。為了常州這份收入穩定的工作,趙興宏十多年來一直像鐘擺一樣在長江兩岸擺來擺去,起早貪黑,十分辛苦。
趙興宏妻子王健鳳告訴記者:“說了我老公好多回,叫他不要到常州上班了,路途太遙遠,過江一來一回走了兩個多小時。他說過一段時間,馬上大橋通了時間就縮短了。”
常泰長江大橋建設方案公布時趙興宏就算過,大橋建成后,自己上下班單程只需要20分鐘左右,比現在的通勤時間至少能節省40分鐘,他每天都盼著這座大橋早日通車。“我們幾個工友商量通車以后拼車去上班,我們AA制,算下來的費用不會太高的,縮短了上班的時間。”
常泰長江大橋構建了快速直達的城際交通,不僅讓兩岸常州、泰州的市民享受便利,更將發揮推動兩岸城市聯動發展的“粘合劑”作用。常州的一家大型機械制造、鍛造企業,2021年投資2億多元在泰興虹橋工業園區建成了新的制造基地項目,用于生產大型軋輥、齒輪等產品。由于江南江北兩個廠區分屬不同工序,功能互為補充,因此不少半成品要送到長江對岸的廠區進行精加工,運輸十分頻繁。從地圖上看,雖然兩個廠區的直線距離只有15公里左右,但企業的運輸車輛每次都要從下游10公里處搭乘輪渡過江,時間長、成本高,有好幾次還影響了正常生產。
企業負責人楊大勇說:“輪渡從常州到泰興虹橋最少一個小時,如果說碰到大風或者大霧,就要停擺,有等半天的,有等一天的,對我們提高生產效益是很大一個障礙。從常泰長江大橋通過只要短短的20分鐘就可以抵達我們的目的地,尤其運輸成本,降掉20-30%。”
楊大勇十分關注常泰長江大橋的建設進度,因為江北泰州地區投資的成本相對較低,他正著手加大對泰興地區工廠的投資,最近投入300多萬元啟動泰興虹橋工業園區廠房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布局未來。“大橋建成以后一定是方便了兩岸的工業發展,從同喝一江水到同走一條道,走到一塊。”
隨著常泰長江大橋的穩步快速建設,飛虹即將跨越天塹,帶來的是經濟變革,是民生興旺,地區產業的發展從“擁江”走向“跨江”,從“大路朝天”走向“融合共進”,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和行動。
記者:茅健衛 劉鵬飛
編輯:周慧敏
責編:悅鳴
審核:戚翔 聞棟
- 時政|姜冬冬在滬拜訪部分知名企業 主動承接上海產業轉移 推動2024-12-15
- 興化|守護“綠水青山” 贏得“財富之源”2024-12-15
- 項目|滬渝蓉(北沿江)高鐵連續梁中跨合龍段順利澆筑完成2024-12-05
- 人文|單聲研究會成立2024-12-05
- 現場|國家憲法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24-12-04
- 關注|建功新時代 巾幗寫榮光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