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泰州:因地制宜向“新”而行 為“1+4”主導產業蓄力賦能
當前,泰州正在圍繞打造產業科創強市目標,牢牢把握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堅持科技創新、產業向“新”,持續為“1+4”主導產業蓄力賦能。
大健康產業是泰州市“1+4”產業體系中的“C”位。面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要求,全市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推動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
提起腫瘤,大家都談之色變。目前醫學上防治腫瘤的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與早治療。記者手上拿的這款潔太司試劑,就是全球首款基于糖組技術開發的腫瘤輔助診斷IVD產品,也是中國醫藥城首個獲批上市的國家級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據了解,該產品可大幅提高早期肝癌患者的檢出率,將為相關的輔助診斷帶來革命性變化。今天我們來一起探尋這款產品所帶來的新質生產力。
基因組、蛋白質組和糖組,從三個不同的維度解讀生命活動。江蘇先思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選擇以糖組為賽道,十年磨一劍,目前企業的寡糖鏈檢測試劑盒(熒光毛細管電泳法)系我國自主研發,用于臨床上乙肝肝硬化患者原發性肝細胞癌的輔助診斷,幫助臨床醫生更早進行肝癌診斷,即將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江蘇先思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項目負責人高玉梅說:“與現有的檢測手段相比,我們主要體現在對腫瘤的早發現方面。我們檢測的準確度高靈敏度可以達到89%,特異度達到95%,我們最快當天就能夠出具結果。”
先思達生物科技公司2014年成立,是一家以應用糖組學為核心,集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生物醫藥企業。長期以來,企業專注于腫瘤診斷及生理健康兩大領域,基于自主研發建立的糖組檢測分析技術平臺,從全新的糖組學維度為行業賦能。
江蘇先思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友明說:“通過扎實的基礎研究、系統的人才培養、持續的科技創新,建立起屬于我們自己的新質生產力,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將加快商業化的步伐,盡快地推廣我們的產品,同時進一步拓展我們的產品管線,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產品,造福社會,為生命爭取時間與希望。”
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泰州是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年造船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近年來,全市各大船企持續推進產品結構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延伸,建造的LNG雙燃料動力船、超大型集裝箱船等高端船型備受國際市場青睞,成為招攬國際訂單的“王牌”產品。
在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4號船臺,1300標箱的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正在進行分段合龍,預計上半年可下水進行舾裝。記者了解到,這款雙燃料集裝箱船是三福船舶聯合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共同推出的一款新船型,在節能降碳和綠色環保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胡杰說:“1300標箱的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會是我們公司今后的主力船型,我們已經申報了8項專利。它在歐洲市場非常受歡迎,德國、瑞典、芬蘭、挪威等多個國家的船東都有訂船計劃,我們有信心把它打造成為北歐海上綠色走廊的經典船型。”
今年一季度,泰州市“1+4”主導產業完成產值1388.72億元,同比增長6.3%,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的68%。其中,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完成產值181.88億元,同比增長35%;汽車零部件和精密制造產業完成產值195.59億元,同比增長9.3%。
記者:馬曉斌 董書林 傅晗寧
通訊員:蔡曉波
編輯:錢宇璇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時政|姜冬冬在滬拜訪部分知名企業 主動承接上海產業轉移 推動2024-12-15
- 興化|守護“綠水青山” 贏得“財富之源”2024-12-15
- 項目|滬渝蓉(北沿江)高鐵連續梁中跨合龍段順利澆筑完成2024-12-05
- 人文|單聲研究會成立2024-12-05
- 現場|國家憲法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24-12-04
- 關注|建功新時代 巾幗寫榮光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