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世界腸道健康日 關于腸息肉的那些事……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消化系統,也是人體的“第二大腦”。今天是世界腸道健康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腸息肉的那些事。
市民張先生今年40歲,最近幾年,他感覺胃腸功能一直不怎么好。經過檢查,醫生在張先生的腸道里發現了6枚息肉。醫生介紹,息肉是指腸道黏膜上的一種腫瘤性病變,通常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惡性的。它通常是由于腸道黏膜上的細胞異常增生所引起的。
泰州第四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生李維說:“非腫瘤性的息肉,比如說炎癥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一般是沒問題的,不一定需要處理,但是如果檢查出來是腫瘤性息肉,那一般是需要處理的,這些息肉有一定的癌變風險,80%到90%結直腸癌都是從腺瘤性息肉開始演變過來的。”
一般認為,腺瘤性腸息肉演變成惡性腫瘤所需的時間為5-15年,其過程主要和腸息肉的大小、數目、組織病理學類型、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因素有關。醫生建議,40歲往上的人群要定期進行腸道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腸息肉,以預防腸癌的發生。
李維說:“不要亂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會使腸道發生菌群失調;第二就是改變不良的飲食結構,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會讓我們產生息肉;第三就是要調節好工作情緒。”
記者:姜小鵬
編輯:徐群薪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關注|別讓“僵尸車”損害城市形象2023-12-01
- 暖心|圓夢行動 為困難殘疾人家庭送上冬日“暖陽”2023-12-01
- 關注|市審計局和南理工泰科院簽約 開展校地戰略合作2023-11-29
- 關注|姜堰婁莊:“三社融合”增活力 集體經濟添動力2023-11-29
- 慈善|“愛心奶奶”王亞男的百萬捐贈計劃2023-11-28
- 姜堰|溫室大棚春意濃 菜農“冬閑人不閑”2023-11-28